郭小鹏听着陈意的话失笑一声,摇了摇头。
“好吧,这些人的确是该被饿死。
真是吃的太饱了,居然还有这闲心思去专门批评农村下一代年轻人不会种地。”
对于“没人种粮食了,大家以后吃什么”,陈意和郭小鹏都觉得公开让这个问题引起社会舆论的人就是非蠢即坏。
普通的城市年轻居民可能不太了解农村的情况也会有这个疑问,但他们却不会专门的去炒热这个话题。
大家心里担忧归担忧,但也不会搞得跟那些意见领袖一样专门利用自身的知名度把这个话题炒热,让更多的人关注。
而陈意和郭小鹏看到的这个标题,是人人网某个大v新更新的一个动态。
其实陈意和郭小鹏的言论如果放到他穿越前的话可能有点不合适,因为前世可没有大规模的水培农场与烷烃淀粉酵母菌生产线。
鲁迅先生说的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这句话非常适用于陈意穿越前与现在的现在这种情况。
但是鲁迅先生却还说过一句话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个世界有了植物纤维转化成烷烃与淀粉的酵母菌,再加上昆虫幼虫这种可以将植物纤维转化为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鲁迅先生说的好把头和内脏去掉就可以吃了它的蛋白质是牛肉的六倍。
西建联的智能温室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和普通温室大棚差不多,也就是温度、营养液、化肥、淡水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由机器自动调节。
西建联的地下农场与地表智能温室完全是培养皿无土栽培,也就是传说中的“水培农场”。
限制水培农场产量的并不是土地的面积与质量,而是可以大规模生产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线与营养液,这时一个国家的耕地面积将不再是限制粮食产量上限的因素了,而是某几种光线与营业液的产量。
既然摆脱了土地面积的制约,那么制约粮食产量的就只有空间体积了、营养与光了,譬如陈意和郭小鹏现在所在的这栋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地表建筑就是一栋智能水培农场,位于克拉马衣沙漠之中,只不过在这片区域沙漠已经完全变为绿洲了。
整栋建筑现在暂时只有十五层,陈意于郭小鹏位于第一层,地面离天花板有四米高,算是建筑的正常高度。
而从第二层开始每层只有两米高,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资源,节约成本,毕竟同一个高度的大厦内肯定是单层高度更小的大厦产出的粮食更多,地下农场也是类似的布局,只不二者过一个是向上一个是向下。
而那个说是暂时只有十五层的原因,是天台还正在继续施工,就像是堆积木一样慢慢的让这栋建筑一块块叠加,地下也在一层又一层的同步开拓。
只要承重设计规划好,理论上是可以无限拉长的。
如果有需要的话,等大厦的高度与深度达到一定的界限之后,更高的地方因出现高原反应肯定会配备制氧设备,地下因为温度一路升高的相关控温设备也会继续改进,到了那个时候相关产业就会迎来一个大发展。
整栋建筑的外表面都贴满了太阳能板,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让建筑内的灯泡发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蓝绿光与红橙光。
如果站在建筑顶层扫视四周就会发现这片区域一栋栋“高楼大厦”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