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他们虽然不敢轻易与赵桓为伍,但是让他们白白给蔡家出力,故意与赵桓为敌,也是想都不要想。
自从赵桓异军突起,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在汴京城内刮起一片狂暴之风,大宋朝堂的格局不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至少局势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明朗。
现在所有人都有点看不清未来格局的走势,那就索性当骑墙派,隔岸观火。
蔡條的最后一击,依旧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就连蔡京都沉默了,他根本没有料到赵桓竟然会冒险离开汴京,千里奔袭,斩杀高拖山。
纵使蔡系党羽在朝堂之上,仍旧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党。
可是他们组成的铜墙铁壁,却根本无法困住赵桓这条搅动风云的狂龙。
除蔡系党羽以外,朝堂官员看向赵桓的眼神,无不流露出钦佩叹服之色。
蔡系党羽的声量越来越低,最终被淹没在了此起彼伏的惊叹与盛赞之中。
赵佶被接踵而至的马屁拍的龙颜大悦,看向赵桓的眼神也越发柔和,甚至当着蔡京的面,毫不吝啬的称赞起来。
“王之谋略,略逊于先祖皇帝。”
“王之神勇,颇具哲宗遗风!”
“王之才学,深得朕之教诲。”
三声“王”,三句长叹,已经表明赵桓在易州府的所作所为,已经深得圣心。
当然赵佶这番话,还有另外一层深意,那就是在暗示赵桓,你是朕的儿子,别老跟着朕唱反调。
朕如此器重于你,等朕百年之后,大宋江山都是你的,你要学会当一个乖儿子。
赵桓自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并且亲切在心里进行了问候,去你妈的!
用得着本王的时候,就是朕的好儿子,用不着的时候,便大谈逆子孽畜。
父慈子孝的场面,永远只能存在于美好的回忆中。
当赵佶意图处死朱琏的那一刻,父子之间的恩怨,就已经到了无法消解的地步。
什么迫于政治压力,不得不让心爱的人沦为牺牲品的大道理,在赵桓这里一文不值,毕竟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家媳妇儿。
若是连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那还救个毛的国!毁灭吧,赶紧毁灭,累了!
不过有了赵佶的珠玉在前,众官员再也没有任何忌惮,纷纷对着赵桓开启了疯狂点赞模式。
“本官早就料到,区区高拖山,在王爷面前只不过是蚍蜉罢了,王威一出,顷刻间化为齑粉。”
“试问诸位,王爷夸下的海口,何时没有兑现过?”
“什么叫海口!亏你还是士大夫,怎么说话也不知道过过脑子。”
“就是,若是旁人扬言要斩杀高拖山,自然是大夸海口,但这番话从王爷嘴里说出来,只不过是阐述事实罢了。”
“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够在短短十日内,千里奔袭,斩杀叛党首将?”
就在这时,兵部郎中突然迈步上前进谏:“启禀陛下,臣以为,王爷立下这举世奇功,壮哉我大宋之威,除了履约之外,更应封赏,以激励天下有志之士,护我大宋江山社稷。”
“只是陛下早已赐王,封无可封。”
所有官员都知道赵佶的底线在哪,荣誉称号随便封,可是实权官职差遣之类的,想都别想!
现在赵桓担任知易州事,就已经是赵佶的极限了,想要再封实权,就更加无法掌控赵桓了。
因为兵部郎中知深浅,所以赵佶并未有任何反应,只听他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