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几年下来,除了司隶和河南郡以外,也只有并州、幽州、扬州三地的部分郡国兵完成了换装,至于其余郡国的郡国兵依然还是冷兵器作战,并没有装备火器。
陆军部尚书史曾拱手说道“启奏天家,经过陆军部数年之功,目前并州编有火器军三万,扬州有火器军两万,幽州有火器军两万。其余郡国的火器军数量不多,约在三、五千不等。”
这样的进程虽然已经算是神速了,但是在天子刘洵看来还是有些慢了。不过仔细一想也难怪,毕竟此时上到陆军部下到寻常将佐,骨子里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
毕竟此时大汉帝国的军队战力强悍,就算没有火器也依然是天下无敌的存在,所以军中上下对于换装火器还是有着不小的抵触情绪的。
天子刘洵思索了一些,说道“既然各地的火器军已经有数万之数了,那就将并州、幽州、扬州的火器军集结起来,出征邪马台国!”
陆军部尚书史曾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问道“敢问天家,这东线大军一旦集结完毕,陆军部就要指定大军统帅。不过东线的情况有些特殊,不但有陆军出动,还有海军舰队出动,这大军统帅应由何人出任?”
此番出兵倭地,海军方面肯定是由海军部尚书杨辅亲赴一线指挥,换成别人的话,天子刘洵也是不放心的。
可是如此一来,海军方面主将的级别就太高了,陆军方面此时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都不可能去指挥海军部尚书。
可是对于陆战而言,海军部尚书杨辅又没有什么经验,甚至可以说是个白丁,所以这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了。
天子刘洵思索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便大笑起来,对中常侍耿国说道“立即将大司马请来!”
陆军部尚书史曾顿时骇然。
很快,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便急匆匆的赶来,一番行礼之后,天子刘洵便开门见山的将东线邪马台国的情况通报了一番,而后便直接问道“如今东线局势越发不稳,大军主帅尚缺一人,大司马可否为朕分忧,统领大军泛海东进?”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闻言微微一愣,而后脸色微变,而后大笑起来,说道“臣居朝堂十几年,没想到还会有率军征战的机会!”
“这么说起来,大司马是同意了?”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请天家放心,此番出征,臣定然不负使命!”
西南方向,西海以西汉军大营。
镇军大将军、建昌侯赵安近日收到了陆军部送来的通报,得知朝廷十万大军正在南线征战,同时朝廷又征调海陆大军准备东征倭地,心中不禁为之担忧起来。
寻常人都知道不可四面树敌,稍有学识之人便知道两线作战乃是兵家大忌。
可是如今天家竟然征调数十万大军海陆并进,在西南、南、东三面同时开战,如此大战已经称得上“穷兵黩武”四个字了!
要知道就连当年孝武皇帝时期,大汉帝国虽然向周边四面征战,但也是有先有后,并没有同时几面开战。
镇军大将军、建昌侯赵安担忧了几日,这一日正好右将军、安东侯陈行前来商议军务,二人谈起三面大战之事,安东侯陈行笑着说道“大将军不必为此事担忧!天家此举不过是为我大汉开拓空间而已,如果论战事而言,别说三面,就是十三面我大汉也是稳操胜券!”
“可是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民生凋敝、国本动荡啊!”
“大将军多虑了!”
安东侯陈行说道“依我之见,如今的战事已经不同于以往。君不见南线大军出动之后,各地商贾纷至沓来,都跟在大军后面做起了生意,甚至还有大商贾公开筹集资本,准备进入哀牢国、骠国圈地开矿了!为此,户部和财政部光是各种税费就已经收了不少!”
听到这里,镇军大将军、建昌侯赵安忽然大笑起来,说道“哈哈!看来是我的脑筋跟不上时局演变了!”
旁边安东侯陈行则是说道“只是不知道东线那边是何等的场景,海陆并进啊!”
“是啊!”
镇军大将军、建昌侯赵安感叹道“生在今世,真乃是我等武人之幸啊!”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