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更考验人的综合实力,不仅要博古通今、才华横溢,还要心理素质超级强。
景昌帝懒,并不会亲临,但将三公九卿都弄过来了。考生在庄严的太和殿前、各位公卿的注视下考试,压力也不小。
这方面,苏怀瑾就有优势了,毕竟皇宫她出入过许多次了,公卿都是熟面孔——人人敬惧的唐清江宠着她,世人称赞的冯邦彦护着她,人前牛哄哄的陆峥嵘看到她就绕道走。
有什么好怕的嘛,专心写文章就是了。
殿试时间紧,能用来修改雕琢的时间不多,最好一次性就能写出相当成熟的文章,稍加修饰就能定稿,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这对苏怀瑾来说更不成问题,她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选择了使用外挂。
在空间里仔细审题,慢慢雕琢文章,再三检查,才誊抄到答卷上,递上去那一刻,心里是非常踏实的。
殿试结束,众书生面色各异,但比苏怀瑾更淡定从容的也有,并不能根据面部表情推断出什么。
相比会试,殿试阅卷的工作量就少多了,但次日就要公布成绩,举办传胪大典,时间也非常紧张,主考官也不会非常仔细地看答卷。
先看字迹、再圈点佳句,排列名次,交给陛下钦点。
景昌帝懒洋洋的,随便翻看了一下,说:“广安侯在哪里?”
陆峥嵘翻看了一下:“回陛下,柳明成排第十八名。”
景昌帝很意外,她竟然靠自己中了二甲,以她吊车尾的会试成绩,谁都觉得她会是个同进士。
“朕瞧着第三名五十岁了,探花郎,还是年轻俊俏的好。”
就这样,苏怀瑾从二甲进入一甲,成为探花郎。
次日传胪大典,公布殿试成绩。
苏怀瑾心不在焉,反正前面不会有她,也不会有她认识的人。
“一甲第一名,浙江杭州府钱文斐,赐状元及第。”
“一甲第二名……”
“一甲第三名,山东东昌府柳明成,赐探花及第。”
苏怀瑾一脸懵地抬头,她好像听到了熟悉的名字。
旁边的孟鸿寿惊喜,轻声道:“恭喜贤弟。”
苏怀瑾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殿试前几名,很有可能被授翰林,留在京城做官,她还怎么去找她的广陵王。
啊!她那么菜,怎么就探花及第了呢!
苏怀瑾总觉得里面有事,回头就去问唐清江。
唐清江说了景昌帝将苏怀瑾调到前面的原因:“这段话会被载入史册,后世都知道你是因为长相俊俏得中探花郎的。”
苏怀瑾无所谓了:“这辈子都活不好,我管他后世怎样呢!表哥,我还能去边疆吗?”
“我也摸不清陛下的心思了。按旧例,探花郎是要入翰林院的,但世所周知,你成为探花是因为容貌,那外放也是说得过去的。”
苏怀瑾说:“会不会,陛下自己还没想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