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要离开之时,封正道在暗中瞧见了骇人的一幕,柳子沟村民在祭台上用自身鲜血去滋养那块神木,神木吸收了血液后,加速生长。
封正道愈发觉得此事大有蹊跷,那太岁本是个稀有物种,因世间罕见,人们对其并不深知,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很难定义,可柳子沟人的做法,难不成是在进行着某种邪术?
这是天下人所共愤的,封正道决心要看下去,看看这所谓的神木中会长出什么来。
封正道此行并没有打算停留太久,食物带的不够便差一人去取,路上一来一回的时间怎么也得两到三天,柳子沟的路难行,可以说根本无路。
封正道同剩下的封家人守在柳子沟村外三天后,弹尽粮绝,迟迟不见那取粮之人回来,又过了两天后,五天未进食的二人,达到了极限,于是,封正道决定返回。
正准备起身离去之时,二人的周围出现了柳子沟村民,原不是他二人在监视村子,而是整个柳子沟人都早在注视着二人,柳子沟村民个个面色冰冷,充满了敌意,上来就将二人擒住,带到了神木前,要杀人祭木。
那年头是大明万历四十年,算不上风华正茂,却是中兴之就,天下安得太平,但在此处没有王法存在,要杀要刮,全凭当地人意思。
封正道饥饿至极,没有多余力气反抗,他眼看着随来的封家人遭人杀害,过程十分残忍血腥,用大卸八块来说不足形容,榨干了此人身上的每一滴血,祭了神木。
封正道瞧见下一个便是自己,不由抬头望了眼神木和柳子沟人,看到神木吸收了血后,快速生长出了嫩绿的枝体,那样子就像是个人形般,邪的让人说不出话来。
封正道见着长出的嫩绿肢体,饥饿难耐,横竖是个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便用尽全身最后一丝气力,扑上神木,大口吃下了刚长出的肢体。
顿时,封正道身体里流入一股清凉的感觉,饥饿感消失不见,反在瞬间精神焕发,充满了力气,以封正道的身手,那些柳子沟人根本不是对手,封正道仓惶而逃,一路逃出了柳子沟中,随行的两个封家人无一生还。
回到封家后的封正道请了各种名医就诊,担心自己吃下的东西有毒,几乎所有医师看过后都说封正道精力旺盛,比起同龄人都要强健十倍,时间一长,封正道未感有异常,就没太当回事,更厉害的是,封正道晚年六十二岁时,甚至还喜得了贵子!
至于柳子沟内的事,封正道没有多言,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外说那盗墓者的经历根本是无稽之谈,好在的是那伙盗墓者再未出来过。
封正道也一直好奇,他比谁都明白,那伙盗墓者在古墓遇见的东西绝对是真实存在的,不知他们吃了那东西后,是否和自己一样,总之此事后来再没发生过,封正道后来也亲自多次去葭州柳子沟寻找那处村子,但结果都是一样,柳子沟同人间蒸发了般。
此事记载于《观山赋》中,出自封正道亲笔。
封正道年寿九十八,在当时已是绝对的高寿,不知是否和他的这次经历有关。
封羽回过思绪来,觉着封正道的事和眼前之事一样,怪异无比,若不是张满月提醒,封羽还真想不起这事来,封家先人多了去了,他们的多数奇闻异事都记在入了《观山赋》中,此赋足足有八卷,每卷上的内容都奇异复杂,后来又有封家先人总结了八卷,题了《断山八句》,但在封羽看来,二者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联系。
封家是个延绵已久的种族,古老且神秘,从棺材山起,到大明观山太保,再到衰落,中间藏及的故事太多了,但凡是个封家人,就会在观山赋上留些手迹,不管后人能不能看懂,至少证明了这号人物存在过。
封羽也曾想过,若干年后,自己垂垂老朽之际,拿起《观山赋》来,提笔会写到些什么呢?
总该不会是什么老子到此一游之类的话语,那后人们看来不定得觉着这位先人多么荒唐。
张满月在墓穴内燃了黄符纸后,观察着黄符纸燃烧过的痕迹,及地上的灰烬,她若有所思,静不出声。
封羽十分想问张满月有何发现,这墓穴中的回生门到底去了何处,还有那个封家的故事里和此地有什么联系?
经过了许多后,封羽知道就是问张满月,她也未必会作答,与其傻子似的求人,不如自己多动脑子想想,这点也是封羽所擅长的,深思熟虑成了他的一种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