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初六,高僧们汇聚在桐城外,围着架在白杨木上的残尸堆,做起浩大法事。
桐城的官吏百姓、守将兵甲都静静地围在四周。
二十一遍往生咒诵毕,兵甲们把早已备好的一桶桶火油泼上尸堆,然后,一位年长的高僧点燃火把、扔进尸堆,低声叹了句:“归家去罢!”
火势窜起,热度渐高,围着的人群逐渐散开。
忠烈残身,逐渐被火焰吞噬……
人们神情哀恸,却都很平静。
汉人多信神佛,故而焚尸一事,若由邵北城或穆临渊提出便是对死者的大不敬,由高僧们提出,人们却能够接受。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火葬化尘,往生极乐。
容钰与邵南烟一左一右护着容华,唯恐她一时想不开、投身火堆。
容华看了许久火堆,转身朝江边走去。
江边已有许多人在点天灯。
果儿仔细地撑开早已备好的精致白纸天灯。
容钰拿出笔墨。
容华想了一会儿,抬腕写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然后亲手点燃天灯。
天灯缓缓升起。
墨蓝的夜空里,上千盏暖橘色的天灯起伏如潮。
带着生者对亡者的追思,缓缓飘向黄泉彼岸……
容华看着天灯缓缓升高,汇入小春江上空高低起伏的天灯中,很快,她便难以辨出承载着她的哀思的那一盏。
就像她无法从残尸堆里寻回邵西泽的遗骨……
天地浩大,万物浩渺,一个女子对亡夫的追思,何其微不足道……
逝者已往。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真真切切地觉得,邵西泽的确已不在这世上了。
而她,会静默地走下去,直到百年后与他团聚……
容华蹲下身,搂着容钰,坚定地对她说:“钰姐儿,不用担心姐姐……”
“我绝不会做傻事了……”
……
数以千计的天灯升空,沿着小春江飘开。
燕云城里的人们也纷纷推窗仰头,看着飘来的天灯。
西辽别宫的露台上,深目棕发的西辽公主边漫不经心地晃着琉璃杯里的葡萄酒,边指着天灯问跪身侧的汉人侍女:“你们汉人管这会飞的纸灯笼叫什么?”
侍女恭敬地答道:“公主,这是天灯,又叫孔明灯、引魂灯……”
“汉人相信,这灯能飘到黄泉彼岸,把放灯人的思念、祈福带给亡者……”
公主不以为然地嗤笑:“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你们汉人就喜欢这些东西!”
她站起身,走到露台边。
行走间,周身环佩相撞,其音泠然。
这时,恰一盏精美的天灯落在露台边。
灯上墨迹清逸。
公主伸手拉过那天灯,问一个汉人男奴道:“阿召,这灯上写的是什么?”
男奴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孔。
他看向天灯,心神激荡……
熟悉的笔迹……
熟悉的诗句……
记忆深处,一个面容模糊的少女,温柔而坚定地对他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西泽,我等你回来!”
西泽……
西泽!
他不是阿召,是邵西泽!
公主见他久久未开口,并未责怪他,说起了另一桩事:“阿召,母后来信召我回王都!”
她看向他,眼眸熠熠:“你从没有去过大辽的王都吧?”
“母后虽威严,其实很疼爱王弟与我……”
“我们辽人,不像你们汉人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到时候你打匹头狼献给她,她一定钦佩你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