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总兵死了!”
那可是他们心目中如山一般的英雄。
“你还别不信,官府到处搜查凶徒,还抓了不少人。”
“听说因为十年前的一桩旧事,被故人之子寻仇。”
“他这几年在北方的名声不好听,四处敛财,连军饷军资都不放过。”
“他这也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街上店铺的掌柜,生意也不做了,都在交头接耳议论此事。
但有一点他们不得不承认,因为有大同总兵在,蒙军不敢冒然入侵,就这么突然横死,民众难以接受,直觉得心中的大山瞬间坍塌了,让人接受不了。
敛财怎么了?人都是贪婪不足的,大同总兵也是人,多为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后辈挣份家业,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
善良的民众在心中已经选择了原谅。
冯家院子里摇着扇子的冯家老爷叹息道,“可惜啊。”
“这大同总兵地位可不一般啊。”
陪着说话的后辈们应声是。
冯家老爷问,“什么时候的事?”
冯大爷想起来,“也就四五天前的事,那天晚上大少爷彻夜未归,跟人在镇上饮酒,没想到发生了这种事。”
冯家老爷将折扇丢在一旁,“这是怎么回事?这未免太巧了吧。”
老爷这模样为了孩子的事又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发火,剩下的话,冯家大爷也不敢往下说了,大少爷回来时还抱了一堆银子说是赢了县令大人的,这牛犊子,县令大人的钱他也敢要敢往家拿,冯大爷当场就喝令大少爷把银子送回去。
这也没什么,出事的时候大少爷凑巧不在家,去了镇上和几个好友一起,总不能把出事的那天晚上所有不在家外出的人都抓起来,这样的话,官兵就太不讲理了。
不能因为大同总兵的事,官兵变得连道理都不讲了。
冯大爷说道,“如今多事之秋,我拘着他在家读书。”
冯家老爷听了,稍微松了口气,“读书啊,读书好,读书不会惹事。”
“凶手抓到了没有?”他想了想,又问。
“可惜凶手死了。”冯大爷说道。
冯家老爷眯眯笑,“死了好,死了干净,凶手在逃,那才可怕,这件事发生在我们开阴县,我们开阴县人人都脱不了干系。”
县衙内一片乌云笼罩,官员们脸色铁青,因为除了万春山的孙女这个死徒之外,他们这几天没有抓到新的逃犯。之前关在县衙大牢的疑犯,经过刑部的人提出来一一审问,都是一些闲杂人等。
有老汉因为半夜去五里坡拾羊粪而被抓。
有镇上的商人夜里赶着马车拖家带口举家搬走,经过五里坡被抓。
更可笑的是,有人没去过五里坡,去铁匠铺打了一把新菜刀而被抓。
华境眉头紧皱,走到张知府身前,“府尊大人,你看,这些人要不要放了。”
“不能放。”张知府想也没想,说道,“把人放了,你拿什么交差。”
虽然万春山的孙女死了,但朝廷不会就此了事,来的人又是霍三爷,这个人最擅长抄家,又喜怒无常,没人拿出去交差,到时候开阴县的县衙被抄了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