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忘了问你,这铁棍拿来有什么用?”
郭清扬喘着粗气问。
“等下我们回家后,在厨房里做一个灶台,日后就可以不用到处找柴火了,做饭烧水用煤就可以了。”
郭清扬不太明白严从汉接下来要怎么操作,只管根据他的安排,去挑煤筐。
趁郭清扬去镇上的时间,孙予如又到附近采了一些野菜,此刻天已临近晌午,郭清扬挑着箩筐在前、孙予如提着野菜在中、严从汉背着背筐在后,三人鱼贯而行,往家赶去。
回到家中,吃完午饭,严从汉便决定实施自己的计划——在厨房里做一个烧煤用的灶台。
灶台非常简单,外形与平时烧柴火的灶台相似,只不过在灶膛的中间部位,需要用铁棍搭成一排“桥”,以便于煤炭在上面燃烧。
桥的下方,要空出一个空间,便于燃尽的煤灰掉落。
最主要的,是要做一根密闭的烟囱,将所有的煤烟全都排出屋外,以防止煤气中毒。
严从汉和郭清扬说干就干,两人密切配合,搬砖、和泥,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终于搭好了灶台。
然后,他们再用砖块和瓦片沿墙根做成了一根烟囱,砖瓦块之间的缝隙,用粘土糊祝
整个工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繁琐,三个年轻人差不多干了一个下午,才完工。
灶台建好之后,严从汉亲自试火,他先将几根木柴点燃,放入灶膛,然后在上面洒上一些小煤块,待木柴快要燃尽的时候,煤块已全部点燃。
严从汉循着灶台和烟囱寻找,看如果有冒烟的地方,便用湿粘土将其糊祝
待所用能看见冒烟的地方都堵住之后,他嗅着鼻子问郭清扬和孙予如,还有没有煤烟的味道。
两人学着他的样子,嗅着鼻子满屋查找了一遍,回答说没有了。
这时,灶膛里的煤炭已经着得通红,火力正猛,之前他们只装备了一口大锅,加了一点水,现在锅里的水都快被烧干了。
郭清扬看着锅,加水也不是,把锅取开也不是,心疼得直呼好浪费煤炭呀。
郭清扬的话,引得严从汉和孙予如大笑。
“咱们抽空去镇上找铁匠,制作一块圆形的铁皮,灶上没有东西可煮的时候,可以用铁皮盖祝”
严从汉向郭清扬建议。
“那平时就让它这样一直着吗?岂不是太浪费?”郭清扬问。
“不会呀,咱们搬完煤块的时候,会掉落许多煤灰,反这些煤灰都收集起来,不需要大火的时候,就把煤灰沾少许的水,把火封祝需要做饭的时候,再把火捅开,让火旺起来。”
“你怎么什么都懂?”
“嘿嘿!今天只是试验,现在天气不是冷了吗?我还有一个想法,用炭火取暖。”严从汉笑着说。
“取暖?不会在每个房间都做一个灶台吧?”郭清扬说。
“不用,咱们只需要在屋后边做一个很大的灶台,然后让烟囱通道在屋里绕一圈,这样整个屋子就都热了,而且还没有煤灰,既舒服又干净。”
其实严从汉所说的取暖方式极像北方的土炕,只不过把生火口放到了室外的屋后。
“从汉,你小子,我真是服了,你这些道道是从哪里学来的?”郭清扬此刻对严从汉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这就服啦?还早着呢?我说过,找到了煤炭,咱们就发财了。现在只是在家里试验,等试验成功了,咱们就去找那些富贵人家,教他们修这样的取暖设施,然后再把煤卖给他们。”
“那如果以后用煤的人多了,咱们人手也不够呀1郭清扬不是做生意的料,不知道如何整合利用资源。
“用煤的人越多越好,咱们人手不够,请人挖煤就可以了,咱们到时候就当甩手掌柜,每天躺床上数钱就行了,哈哈1
严从汉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
“好是好,那几年下来,还不得把山给挖空了呀1郭清扬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严从汉此前就想过这个问题,他倒不是怕把山挖空了,而是担心县衙那些官老爷们知道情况后不准他挖,那样财路岂不是就断了?
看来这件事还不是小事,必须找个大人物作后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