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一阵阵锣鼓之声隐隐传来,又隐隐消失。
客栈内诸多学生的心,随着锣声的响起来兴奋,又随着锣声的消失而落寞。
临近中午,为了打发压抑、无聊而又尴尬的时光,三人早早叫来酒菜,细嚼慢咽地吃着,心思全然不在饭菜上,耳朵仍然收集着来自外面的一切响动。
“从汉哥,别心急,消息来得越晚,名次越靠前。”孙予如忍不住打破沉默,安慰严从汉说。
“就是,我觉得肯定能中,别乱想,自己吓自己。”祝若兮也开口附和。
两位姑娘说的话,严从汉当然知道,科举放榜报喜向来如此,因为大家都有“压轴”的观念,总习惯于把最好的放到最后。
就犹如后世的现代社会,一些竞赛之类的活动在颁奖时,往往都是先从最末一名开始。
而冠军往往会被放到最后,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为了吊吊大家的胃口,人为地设置一些悬念,制造一些紧张气氛,以突出冠军的珍贵。
突然,街上又是一阵锣声响起,而且,声音并未像此前那样渐渐消失,反而越来越近。
最后,锣鼓的声音终于进入了严从汉所在的客栈。
客栈各房间的门早已经打开,人们纷纷挤出房门,涌入走廊或天井内,急切地盼望着官差能念到自己的名字。
“恭贺山西大同府周桂升老爷,高中今科会试第十三名1
官差念完,人群中有人顿时欢呼了起来,而旁边的其他人,脸上马上露出了失望之情。
官差没有久留,收下当事人的赏银后,带着人匆匆离开了。
严从汉三人与其他未考中的考生一样,失望地回到了各自的房中,继续等待。
然而一直等到黄昏时分,再也没有报喜官差前来。
客栈中等待的考生们,内心凉到了极点。
会试考中名额往往不会超过四十人,由几支队伍报喜,四十次喜报,一天时间足以报完。
大家都清楚,若是今天没有接到喜报,那便是凉了,彻底凉了。
“算了,看来是没戏了。”严从汉失望地说道。
孙予如与祝若兮没有说话安慰,两人的眼眶竟然有些发红。
“呵呵,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自然有其残酷的一面,没中就没中吧,要么三年以后再来,要么不考了,直接到军中效力。”
严从汉似在安慰自己,也象在安慰予如和若兮。
“可是,从汉哥,我觉得不可能。”孙予如闪着泪光说道。
因为在她的心目中,从汉哥是最强的,不可能考不中。
“是不是有考官弄虚作假了?不行,我要进宫去找皇上理论。”祝若兮忿忿不平地说。
严从汉明知她们的想法很荒唐,但知道她们是为自己鸣不平,所以没有去纠正她们的想法,继续安慰说: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朝廷的科举制度是很严谨的,不会出错的,算了,不行就是不行,咱就别怨天尤人了。”
真是没有想到,原本需要安慰的严从汉,却反过来安慰她们两人。
“可我就是不服气1祝若兮说着,急得用力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