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穿越小说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787章 抓人上万也要抓

第787章 抓人上万也要抓(1 / 2)

f历史中的梁储是杨廷和内阁的阁员之一,也属清流派人物。

后来杨廷和去位后,也接替杨廷和当过一段时间的内阁首揆。

清流官员的主要政绩,往往体现在皇帝如何错乱,他们如何劝谏皇帝放弃这种事情上,说起来就是正气凛然、直言敢谏这类的话。

实际上有一种小心思在里面,史官这样记载,所体现的都是大臣如何如何,皇上倒成了反面的人物。

文人心思可不那么单纯,比如明代学者焦竑编纂的《国朝献徵录》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说“皇太子(朱高炽)校场射箭,下马发无不中。”

这话表面上来看是夸奖,实际上是嘲笑。

古时候射箭没有单纯说射得准的,都是讲骑射,骑在马上射移动的目标,这叫功夫好!

所以故意这样写,就是说仁宗皇帝太胖。

用朱厚照的话来讲,这样嘲笑是很没品的,麻蛋,吃你家大米了么?

相比较起来,张璁这样的首揆,回望他的政绩有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但他的名声就要差一点。

这里面的细微之处,朱厚照是有意识的。

当然,并不是说梁储有太大的问题,作为吏部尚书,他守正、端正,为两京十四省挑选了很多品行高洁之人,所以他的风评一直不错。再加上这么多年下来了,所以声望还是很高的。

但此番皇帝和内阁大吵,最后却伤及了他,实在令人预想不到。

就是梁储本人也完全想不明白。

而且,这是有些令人失望的。

因为作为吏部尚书,他原本是有条件入阁的,尤其在杨一清离开以后。

谁知道张璁异军突起,这便也罢了,现在竟叫他去任左都御史。

虽说同列九卿,但吏部尚书的权力可不是左都御史能够比的。这样一来,他便希望渺茫了。

实际上,他受自己的儿子梁次掳拖累,朱厚照本来也没考虑过他。

梁次掳因为与人争夺田地,闹到直接杀人的地步,虽说此人已经被流放,不过这本身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处罚相对较轻的,而且对于已清名为核心竞争力的官员来说,纵子杀人,这算是个大的污点。

自己一身正气,结果连儿子都管不了,又怎么管理国家。

这样的人,最终的归宿大概还是左都御史,让他去烦扰那些不守规矩的官员好了。

只不过皇帝接二连三的这样用人,明显是要‘离小人近,离君子远’……

这也是王鏊在考虑听从皇帝命令,真的以内阁名义再发清田令的原因。

他将九卿齐召至内阁,指着已经起草好的放在案桌上的命令说,“这是按陛下旨意而拟的清田令,此令一出,天下官员,谁也不得再挑拨内阁与皇上的关系。我三人俱要署名,至于你们,则看你们自己。”

这道令,本质上就是支持刘瑾的一道命令。

不要看皇帝是九五之尊,明朝的一些文官是很怪的,有些坚持反对的东西,即便是砍了脑袋都不答应,就像刘健、杨一清这等人。

你这边扬言要杀人,他们那边会把脖子抻直,反正就是不干。

隐隐的有一种以抗旨为荣的风气。

所以朱厚照过去做过很多裹挟内阁和六部的事情,但这一次一直到此时才祭出这一招。

实际上,他心中推算王鏊有可能会拒绝,杨廷和也有可能。

所以他当日忽然发怒,也有半分故意的味道,总之是些‘气话’嘛。

不管如何,金口即开,轮到王鏊和杨廷和纠结了。

王鏊这番话讲话,坐下官员果然开始纠结。

倒不能说他们不忠君,但是和刘瑾为伍,这是他们突破不了的时代界限。

王鏊看无人讲话,心中也明白过来了,“既如此,那就我们三人署名吧。”

户部尚书何鉴倒还反过来问“王阁老,当真要这样?”

“皇上的意思你们是清楚的,皇上说这是我们这些人‘逼’他的,我等三人若不在当中周旋,其结果便是更多的刘瑾荼毒天下百姓。”

众人讶然,王鏊竟还有这样的思虑。

而堂中目光也是向梁储的身上聚集——多年不动的吏部尚书忽然在此时调整,难道就没有一丝话外之音吗?

王鏊和杨廷和是明白的,他们谁都阻止不了皇帝,执意对抗,那就是‘奸邪’满朝堂,与其这样,倒还不如让他们这些人留下来,至少还能保留点种子。

说到底,究竟是自己的清名重要,还是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利益重要?

其实就这个问题。

王鏊心中感慨,可惜李东阳已死,否则他一定是都会明白的。

“下官愿意署名。”忽然之间,‘新来的’张子麟出了声。

他默默起身,左手抻住袖口,右手提起毛笔,就在众人注目之下落笔。

礼部尚书王华微微叹气,也跟随其后。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