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被合抱粗的柳树下!
朱敦儒领着六个文士追上晁盖,上前引荐:“哥哥,这几位是我的好友,才华横溢,本在各处名山大川归隐。接到小弟的书信后,相聚共同来投。”
晁盖点点头,他倒是听说过朱敦儒有不少同窗好友,不是看透官场黑暗,就是无端被罢官心灰意冷。两三个月前就送出书信,本以为不会来的。
没想到,如今不仅来了,一来来了六个!
朱敦儒昂首挺胸,为了表现跟晁盖很熟是好哥们。就像得了针眼似的,一个劲地向好友使眼色。
“山东天王晁盖,扶危济困,慷慨仗义,早就久仰大名,如今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歙州娄敏中,见过天王。”一个布袍软鞋,头戴伦巾的三旬文人见晁盖看来,率先上前,双手交叉行礼。
娄敏中?
晁盖听着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打量这个面皮白净,三缕长髯,仙风道骨的中年,不禁皱眉思索,突然间,想起原本轨迹里方腊集团的左丞相娄敏中。
娄敏中,原本是跟吴用差不多,是教书先生出身,后随方腊一起起兵作乱多有功劳,被任命为左相。尽管此人有自己的致命缺陷,但本事毋庸置疑。
而且有两个优点,第一个便是武艺还不错。梁山冲入清溪城时率部顽强抵抗,斩杀了短命二郎阮小五。
第二个优点,是对方腊忠心不二。眼看方腊集团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娄敏中自尽而亡,誓死不做梁山的俘虏。作为臣子,这也算是为主尽忠了。
然而,这种忠臣竟然是朱敦儒的好友,而且来投。
晁盖大喜过望,连忙抢步上前将他搀扶起来:“哈哈哈,原来是娄先生,晁某多听先生有大才。”
“哎,敏中山野村夫,教授顽童过活,岂敢当大才?”娄敏中误以为是好友替自己说话,忙摆手谦虚。浑然不觉的旁边的朱敦儒疑惑地看向晁盖,又摸了摸脑袋,难道是自己喝多了酒后狂言?
晁盖跟娄敏中见过礼,转眼又看向剩下的五人。突然想到一件事,五个加上娄丞相,不会是来了。
果然,这个想法刚一冒出来就被证实!
“小弟睦州祖士远,见过晁天王。”一个身高八尺,浓眉大眼的魁梧文士上前半步,抱拳行礼。
紧接着,其他几人对视一眼后,不分先后的上前。
“在下杭州村野沈寿、见过晁天王。”
“在下建康府桓逸,见过晁天王。”
“在下扬州浦文英,见过晁天王。”
“嘻嘻嘻,在下歙州冯喜,仰慕天王久矣,见过哥哥。”
晁盖听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暗道果然是方腊六卿。左丞相娄敏中、右丞相祖士远、参政沈寿、佥(qia
)书桓逸、司天太监浦文英、引进使冯喜。
几人能够在原本轨迹中身居高位,没本事是不可能的。如今来投奔晁家庄,只能说造反要趁早。至于江南方腊那边如何稳住朝堂,关他什么事!
晁盖甩脸仰天大笑,连忙上前一一将几人搀扶起来:“几位,不必多礼。皆是器宇轩昂,才能出众之辈,只是郁郁不得志,如今来投,必有所获。”
他态度真诚而又热情,挨个拉着敌人的手说贴心话。也趁这个机会,上下打量这几位投奔的文官。
除了之前的左丞相娄敏中,祖士远双掌上有老茧,单看这副身板,武艺应该不会差,能够做到右丞相之职,擅长带兵,跟左丞相应该是一文一武。
沈寿是个七尺长短,五官端正的三旬书生,宽袍大袖,头戴伦巾。鼻梁有些发红,浑身酒气,略带醉意,可眼中是不是闪过的精光说明很清醒。
桓逸,眉清目秀,身材七尺往上,也是文士打扮。从外表看不出什么,但根据原轨迹中官职应该颇通韬略。(佥书:职掌名,称为都司佥书。宋朝这个时候设置这个官职较少,专指统掌本司事以外的副职,一般一至二人,掌练兵及屯田等)
浦文英,三十五六岁,衣着有些朴素,背着长剑,有点道家装束,八尺有余,又高又瘦。原本轨迹中此人可是高人,有点罗真人,智真长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