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散亦死,聚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嗯,很显然,这位叫杜约的校尉很有文化,起码他应该是看过《史记陈涉世家》。
可惜,他的士卒们没啥文化,完全听不懂。
杜约没装成文化人,不得不用白话再把自己的意思复述了一遍。
按照杜约的意思吧,就是继续这么潜伏下去,早晚会被这群魏国的巡查士卒给揪出来,然后各个击破,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大家聚集起来,拼一把。
这时候城内的无当飞军们,正处在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下,又被魏军的严密巡逻逼的越来越紧有人主动站出来拿主意,官职又比大家高,这帮几乎没有选择的无当飞军士卒,基本都选择了听命行事。
再加上其实杜约这个人,也不算是普通人,他多少也有点背景。
杜约是巴郡賨人出身,他的父亲,就是当年的巴郡賨人领袖杜濩。
当年曹操攻汉中,击破阳平关后,张鲁在阎圃的建议下,打算去投靠杜濩、朴胡等人,但走到一半的时候,张鲁改了主意,决定向曹操投降。
而原因,也是因为杜濩、朴胡等人不愿意跟曹操为敌,他们甚至组织了賨人部众,准备北上,一起投降曹操。
偏偏在这个时候,刘备结束了跟孙权的湘水划界,及时回军接应张鲁,先锋黄权领兵直接击破了杜濩、朴胡二人的部众。
杜濩、朴胡带着残部继续北上投靠曹操去了,曹操也很给面子的封了他们列侯但这里面有个小问题,杜濩的小儿子杜约,在乱军中,被黄权俘虏了。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巴郡賨人已经有一半人跟着杜濩北上了,剩下的一半人也躲进了深山不出,杜约的价值并不高,是生是死全在刘备的一念之间。
但刘备的为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一向宽厚仁慈,再加上杜濩在賨人内部的威望太高了,他人是走了,但他的威望还在。
出于稳定賨人的需要,再加上当时杜约不过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而已,刘备再怎么枭雄,还不至于对小孩子下手。
因此,杜约就这么留了下来,后来张溪主政巴东郡期间,王平带领着賨人出山来投,张溪索性就向诸葛亮求了个人情,把杜约交给王平去照顾。
王平的忠心,张溪信得过,而杜约嘛,就这么在王平的照料下慢慢长大,跟着王平的儿子王训一起读书识字。
至于出现在无当飞军中,那也是杜约自己要求的。
毕竟这么多年了,杜濩一直没有派人来蜀中接走杜约,甚至是私下派人来接触都没有,杜约自己都快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父亲。
他心里都快把王平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了。
再一个,杜约到底是十岁出头的时候被黄权俘虏的,所以他还是有记忆的,知道自己的来历,也知道賨人在汉人军中要出头有多难,因此,他也需要足够的战功,让自己能够在蜀中立足,不能总是依靠王平的庇护。
虽然杜约心里把王平当父亲,但王平毕竟有亲儿子,将来王平的家业那也是好兄弟王训的,杜约这点分的很清楚。
要有自己的家业,就得靠自己去挣。
就这样,杜约强烈央求这王平,参加了无当飞军,成为了无当飞军中的校尉。
当然,这次潜伏作战,王平是真没有要派杜约入城的意思,毕竟也是他照顾大的孩子,又是杜濩这个曾经賨人领袖之子,王平从私心上讲,是不会让杜约入城冒险的。
但杜约也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好也长了半身反骨这么好的建功立业机会,他可不打算放过。
这也是为什么潜伏入城的无当飞军大多是临时小队长领队,却突然多出杜约这么一个校尉来的原因。
杜约是瞒着王平,亲选了四个关系不错的士卒,偷偷潜入城内的。
本来这事儿把王平气的够呛,甚至琢磨着回来是不是要按照军法处置一下这小子,让他长长记性,知道军中军令不是那么好违抗的。
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嘛杜约的身份和官职,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杜濩之子和王平养子的身份,抬高了他在无当飞军中的声望,而校尉的官职,给了他统领剩余无当飞军士卒的资格。
就这样,在杜约的紧急联络下,城内潜伏的无当飞军士卒开始互相联络,在入夜后,趁着夜色的掩护,慢慢的往宛城西北角集结。
而那里,是魏军囤积粮草的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