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孙登是对羊衜是真的不错,不仅任命羊衜为中庶长,而且对羊衜的态度,始终是尊敬有加。
但问题是,羊衜的那些建言,孙登基本不听的。
孙登只愿意听诸葛恪等人的话,毕竟孙登和诸葛恪为首的东吴四友,那是近乎从小一起长大的交情,尤其是诸葛恪,孙登认为,此人不比他的亲叔叔诸葛亮差。
嘛多少有点朋友滤镜的因素在里面。
而诸葛恪等人嘛之前也说过,羊衜嘴欠,说了诸葛恪等人的坏话嘛。
虽然羊衜是觉得,自己算是在品评人物,但诸葛恪等人可不这么觉得这不,没少在孙登面前给羊衜上眼药,私下里也没少排挤羊衜。
真要说起来,其实孙登已经算是一个相当大度的嗣君了。
孙登可是一直把诸葛恪认作是自己的诸葛亮的,甚至孙权也有意在培养诸葛恪,等到将来孙登接班登基了,诸葛恪就是孙权留给孙登的辅政大臣这样的人,羊衜评价他是“才而疏”,孙登没把羊衜逐出太子府,已经算是很有涵养了。
你要在刘禅面前说一句“诸葛亮志大才疏”试试刘禅那个几乎没脾气的小胖子,也能分分钟让你知道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孙登还能对待羊衜如常,甚至在诸葛恪等人的诋毁下依然把羊衜留在太子府里,可以说,孙登真的是一个气量相当了不起的嗣君了。
这点,羊衜是承了孙登的情的,也是当初张溪,费祎,邓芝等人连续书信招揽,羊衜都不愿意离去的真正原因。
但羊衜虽然感激孙登对自己的礼遇,可羊衜不希望孙登对自己的建言,全都当成耳旁风啊。
只要是自己的建言,不管是不是有道理,孙登都只是笑笑,听见了也当没听见。
而一些太子府内需要处理的公事和杂物,孙登也没有安排羊衜承担任何一部分换句话说,就是孙登把羊衜给供了起来,不让他处理实务,但又不让感到难堪。
这是提前让羊衜进入了养老生活。
有一说一,如果羊衜真的没啥追求,他继续在太子府里呆着,等到将来孙登接班登基,他至少也能混个九卿之类的清水衙门当当,没什么权利,但也没什么责任,挺好的。
但羊衜不是啊,羊衜是有自己的政治追求的,可不想被人一直搁置不用。
再一个,羊衜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其实也跟张溪有不小的关系。
羊衜在历史上,干了三件露脸的事情,因而得到了孙权的重用。
第一件事,就是隐蕃事件。
历史线上吧,刘备在夷陵惨败,丢了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家当,不管是曹丕还是孙权,都觉得蜀汉基本就是只有混吃等死一条路可走了。
因此,曹丕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平定东吴上为此,曹丕派出了一个叫隐蕃的名士,去东吴当间谍,窃取东吴机密情报。
而这个隐蕃呢,自从抵达东吴后,跟孙权交谈了数次,孙权非常欣赏隐蕃的文学素养和治政水平,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隐蕃这个人呢,也非常的会交朋友,跟东吴的众臣们都相当的交好,连那时候的全琮,朱据等人,都认为隐蕃是大才,争相结交。
这里面,只有羊衜刻意的跟隐蕃保持了距离,并且认为隐蕃这人华而不实,不可深交。
后来隐蕃是曹丕派来的间谍的事儿暴露,孙权自己尴尬不已不说,对自己的众多臣子们争相结交隐蕃的事情也很不满这时候,跟隐蕃刻意保持距离的羊衜,就这么进入了孙权的眼睛。
而这个时空,因为张溪的乱入,导致刘备不仅没有发动夷陵之战,相反,第二次北伐直接攻取关中,打的曹丕火急火燎的这种情况下,曹丕哪有心思往东吴派什么间谍,要派也是往蜀汉方面派才对。
就这样,羊衜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而第二件事情呢,则是公孙渊叛乱事件。
历史上的公孙渊叛乱,是真的遣使前往东吴结盟,而孙权也是真的有心要出兵去救公孙渊的。
就在这个时候,羊衜站了出来,表示辽东距离江东实在是太远了,等到咱们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但是呢,咱们既然跟公孙渊结盟了,那不去也不行,否则就是背信弃义了。
因此,羊衜建议孙权说,如果咱们去的时候,公孙渊扛住了曹魏的进攻,那没啥好说的,咱们就是全力支援公孙渊就可以了,但如果等咱们到辽东的时候,公孙渊已经败了,那咱们也别闲着,去一趟也别空手而归,直接掠夺辽东百姓和钱粮回来,起码不算白跑一趟。
反正曹魏在辽东又没有水军,他们不可能拿咱们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