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对于速度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现在飞上太空的梦想已成为现实,但是在大气层内跨音速飞行,依然只是少部分军用飞机的专利。历史上最出名的两款超音速客机的下场都不太美妙。协和客机一共只造出不到二十架,比起波音和空客一型飞机上百架的规模来,实在不够看,即使投入使用后其成本和投入也很不匹配,商业价值太低造成它早早退役。
而原苏联的图144则干脆在巴黎航展表演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坠毁,频繁的事故使它从来没有得到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安全认证,不允许它飞国际航班,只能在苏联国内飞行,很快就由耀眼的科技之星变成了一晃而过的流星,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航空界对民用超音速客机热情大大降低,杨星却说出他想研发新一代超音速客机,法赫德对此深表怀疑。
杨星也不在意,来之前他已经和阿联酋方面达成了不少合作大订单,这趟中东之行已经大获成功,和法赫德商谈只是锦上添花。不过要是能说动海湾产油国老大,他的中东之行的目标就算达成了大半。
他看法赫德虽然狐疑,但也没一口拒绝知道有门,便详细给法赫德解释。其实超音速客机的市场定位一定要准确,协和和图—144都犯了这方面的错误,一开始就把普通民众作为销售对象,但是昂贵的机票让大部分人都望而兴叹,从来就没有满座过,又怎么谈盈利?
这世界上最需要超音速客机的只是一小撮精英人物,金融家、政客和超级富豪等不喜欢把大把时间浪费在旅途上的人们才是超音速客机的大客户,用杨星的话来说,只有类似于法赫德亲王和迪拜酋长这样的人物才能配得上超音速商务豪华客机,一般身份低一点的人连推销都用不着。杨星这通不着痕迹的马屁下去,法赫德亲王面容顿时大好,开始对杨星见解有了兴趣,听他仔细讲解研发中这款超音速客机的来龙去脉。
协和客机黯淡收场的主要原因除了安全和高昂的营运费用外,还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音爆现象的存在无法解决。当飞机在空中作超音速飞行时,机头的突出部分会像水中前进的快艇一样撞开空气,而在飞机尾部闭合的空气则形成两道激波。激**及到任何空间和物体时,均会让其感到这种强烈的变化,对人耳来说就是耳鼓膜遭空气压强骤变,对地面建筑物来说,极端条件下音爆达到60秒后产生的冲击足以击碎玻璃,这就是音爆现象。
由于音爆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对人或物都有极大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大国均遵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规定——绝不允许地面上的人听到音爆。所以协和飞机只能在跨越大洋时超音速,一旦进入陆地就不得不降速飞行,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
不过协和飞机使用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技术,那时候无法突破音爆困难不代表现在不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公司在90年代末都提出了最新的超音速客机方案,从优化飞机外观和采取创新的尾翼等方面大大减轻了音爆的危害,同时世界三大发动机厂商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涡扇发动机方案,使得超音速客机采用更绿色和更省油的发动机后,能让困扰协和客机的最大成本——维修和燃料费用都大大降低。
杨星想要研发超音速商务客机的想法来自于他当年接收私人飞机时,同美国上层闲聊时的灵机一现。随后经过几年接触,双方都对超音速商务客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星北美分公司在全美选择收购了几家从事超音速航空器研究的中小公司。
杨星凭借前世记忆特地挑选了一家位于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的aerion公司作为研发超音速商务客机的班底,因为他印象里这家公司最早成功推出超音速商务客机,技术实力雄厚。去年底星辰制造和湾流飞机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正式迈入了超音速商务客机的研发领域,现在样机已经制造成功,正等着试飞。
为了稳妥,星辰公司的设计方案并不追求过多高新科技,采用最实际和最容易实现的超音速客机设计,它是一架十二座公务机,最大巡航速度可以达到1.6倍音速,按此速度计算,上海到底特律只要7小时(目前要14小时),从纽约到巴黎不会超过3个半小时,当飞机问世后,将真正意义上实现商务客人当天轻松往返于欧洲与北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