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信封,书云:
“周岌吾侄:
若非黄寇作乱,不想在此叙慈孝之情。齐州战事如昨,忠武意气黯然,非侄不忠,实乃朝廷之势穷耳。易云:‘否极泰来’,今者天子复命老夫御敌,自思虽无擎天驾海之能,仍需倚重各忠武侄嗣,为天下立正道,为苍生除残暴。昔日关云长保有用之身屈身曹营而心系汉室,今者大唐社稷之危难尤胜于初,万望我忠武将帅一心,承继祖宗之望,不负男儿七尺之躯。至于委身旧事,既往不咎,起义功劳,另有封赏。静候佳音,杨复光亲笔。”
杨郡王在信中把和自己的关系比作叔侄父子之情,周岌已经是受宠若惊,他看罢书信一手将其压在案下,低头思考良久,薛秦开口说道:
“杨郡王诚意拳拳,你还有什么顾虑,莫不是想一条道走到黑么?”
王建伸手假意阻拦,说道:“周将军明智聪慧,不至于把自己置于失足难返的境地。”
周岌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说道:“郡王为人,末将不敢不景仰,但只是担心朝廷降罪。”
王建道:“郡王受命于危难之间,天子明诏‘郭门以外由郡王全权节制’,一言九鼎,你就不用担心了。”
周岌听了这话,终于放心。把书信藏在内衣襟里,腾地站起来,正色说道:
“我许久以来,盼的就是这一天。”
又向王建走近几步,抱拳说道:
“请三将军回去转告郡王,周岌发誓效忠朝廷,命本鄙贱,甘愿追随郡王鞍前马后,膝前效力。”
王建抱拳回礼,兴奋道:“将军仁义,果然名不虚传。既然如此,请将军即做准备,千万做好防范,待到郡王出兵破寨,将军便起兵响应,生擒诸葛爽1
周岌领命,又命人送王建、薛秦出了军营。
夜已深沉,诸葛爽正安睡营中,忽然有偏将进帐禀报:
“将军,唐军出城来了1
“什么!快集合队伍迎敌1
诸葛爽披衣出营,周岌带着部从也赶到营门,遥望唐军高举“杨”字大旗,往这边奔驰而来。诸葛爽号令齐兵在营前列阵,双方弓箭手各自摄住阵脚,两军隔一箭之地对峙。
王重荣、王建把马向两边一拉,中间拥出杨复光,杨复光朗声说道: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诸葛爽、周岌,你二人原是大唐将领,何故与老夫为敌,快卸下甲胄,我在天子面前为你等说情1
诸葛爽笑道:“杨复光!你不识实务,大齐带甲百万,坐拥大半天下,天命使然。你刚有长安之败,怎么敢来袭扰天兵1
王建扬鞭骂道:“无头鬼!悖逆祖宗,天理不容!今天便叫你寿终1
说罢,令旗一挥,大军冲杀过来,诸葛爽回头号令一声:“冲啊1其部众应声也冲了出去。
周岌见此,拔出佩剑,在马上厉声喊道:“众军听令!一齐冲杀上去!活捉诸葛爽1
言罢,周岌的兵马冲着诸葛爽奔突上去,把正在冲锋的爽兵夹在杨、周两军中间,登时大乱。
诸葛爽见周岌反水,猝不及防,部队被前后夹击,凶多吉少,一边号令催促军队分头抵挡,一边在亲兵的护卫下寻机撤退,终于从北面撕开一角,带领数十骑飞奔而出,逃离战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