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坎宁安患得患失最终不得不放弃和雷德尔继续死掐下去的原因除了他麾下的三艘战列舰的火力系统较易受到重大损失外,更大的原因就是为航母舰队护航的“洛林号”老式战列舰、“阿尔萨斯号”、“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已经于德国人之前埋伏在北极圈内的偷袭舰队干了起来。
北面的战斗是在4点半刚过的时候打起来的,当时航母编队在战列舰编队北方40海里处,残余的航母躲避在战列舰的遮蔽之下防止德国战列舰从南部接近。而当交战中的坎宁安收到达尔朗上将发来的战况报告后,立刻如坐针毡难以为继,最终做出了抛弃重伤的“巴勒姆”和“决心”北上支援这一决定。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半个小时之前说起。
…………
“将军阁下,东北北29000码,发现德国袭击舰队,目测拥有——‘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4艘、‘德意志级’装甲舰艘。”在拥有高达的塔状舰桥的洛林号观测塔上,瞭望手在发现敌迹后立刻通过舰内的传声器向舰桥发出警告。
因为暴风雪变得越来越大,虽然有极昼的影响,在时间进入下午4、5点之后还是变得非常阴沉,低压的乌云和遮蔽视线的风雪让依靠纯目测观察的法国战舰产生了观测上的困难,而把雷达作为秘密武器使用的英国人在战争爆发之前自然是不会把那种大杀器共享给自己未来的盟友的。所以,在法国主力舰和英国辅助舰船都没有雷达的情况下,英国人如果还想指望雷达侦测,也就只有依靠那几艘航母了。
可是,为了安全起见,在一支舰队中,不直接参加战斗、装甲薄弱的航母是不可能布置在舰队外围的,这也就注定了,在这个风雪交加的黄昏,联军舰队直到德国人接近到了万码以内才发出了接敌警报。
“什么?4艘‘沙恩霍斯特级’?这怎么可能,‘沙恩霍斯特级’不是总共就只有4艘么?其中‘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不是还在上个月的海战中被英国人严重损毁了么?怎么可能重新出现?”
达尔朗在听到这个敌情通报之后,第一反应是英国人虚报了战功,再次坑了自己的盟友,第二反应是,除非德国人的修船工业拥有神一样的效率,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达尔朗怀着最后一丝幻想走上瞭望塔,亲自用高倍望远镜盯着瞭望兵指出的那个方向,见前四后三7艘纯白色涂装的大型战舰后,他最后的那丝幻想破灭了。
“该死的英国佬!该死的德国佬!”达尔朗在下达命令前狠狠地咒骂着,“舰队准备列队迎战!敦刻尔克和阿尔萨斯突前!本舰排在第三!其他护航编队中剩下的重巡洋舰也依次编到战列中来,牵制德国人的装甲袭击舰,分散敌人的火力!大家不要害怕!我们的战舰装甲强度可不是德国人那些最薄的地方连两公分钢板都铺不起的破烂。
等一下!还有!立刻向坎宁安上将求援,告诉他在北线德国人集中了他们目前仅存的全部战列巡洋舰和装甲袭击舰准备趁着暴风雪天候突袭我们的航母编队,让他赶紧回援!一定要强调德国人有4艘战列巡洋舰和艘装甲舰!”
“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的防护装甲按照可以经受德国海军袖珍战列舰20毫米口径火炮攻击的标准设计的,舰体舷侧装甲采用倾斜布置,重视舰体水线以下抵御鱼(水)雷的能力,强化水平装甲防御来自空中飞机投掷炸弹的攻击,火力方面的设计则是采用了法国人一贯擅长的前置四联装炮塔两座——只不过与它们的晚辈“黎塞留级”战列舰相比,“敦刻尔克级”使用的仅仅是0mm的主炮,口径足足小了2寸。
但是主炮火力击中前置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可以极大地减少主装甲带需要覆盖的面积,因此“敦刻尔克级”虽然挂的是战列巡洋舰的名字,但是论主装甲带的厚度,却是与挂着战列舰名头的“洛林号”等“布列塔尼级”一样的——都拥有05英寸的主装甲带。
94年在意大利宣布将建造新战列舰后,法国又批准建造第二艘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同级二号舰阿尔萨斯号加强了舷部、主炮炮塔以及弹药舱上部防御装甲。
可以说,敦刻尔克级在面对“德意志级”装甲舰时应该是不怵对方的炮击的,但是面对在它之后针对性设计的沙恩就不是一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