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经得住人走动吗?”岳观潮放下望远镜,眯起眼睛感慨道。
宋思媛似乎对此很是了解,说道:“走人是没问题的,这是古代的一种力学应用,叫半插横梁。”
“你们知道山西大同的悬空寺吗?这寺庙和眼前的悬壁建筑是同一类……”
宋思媛所说的这座悬空寺,以前也叫“玄空阁”,是一座亦佛亦道的混合宗教建筑群,玄空中的“玄”一字,正是来自道教的道法玄妙之道义,至于“空”字,则是来源于佛家所宣扬的四大皆空、空行净地之义理,后来,附近百姓就把玄空阁改为玄空寺,以此来暗合这座寺庙的奇特之处。
可以说,这座寺庙奇就奇在“悬”这个字上。
其他的寺庙,虽说也有建在山间,多数都为山巅平地或者山腰缓坡,唯有这座寺庙极为特殊,修建在距离地面高几十米的悬崖之上,是古今第一座悬崖上的寺庙。
整座悬空寺为“一院两楼”的布局,前后长度在三十米上下,全寺庙楼阁殿宇共有四十间,最高处是南北尽头的歇山顶楼阁,这两座楼阁南北相望,好似凌空飞起的鹰翅,雄伟高耸,登楼俯瞰,如临深渊。
既然说是亦佛亦道的混合宗教建筑群,那必然不是一家的风格,总体布局中,既有佛家的寺院禅房、佛堂佛殿,也有道家的关帝太乙、纯阳三教。
这些建筑环廊拦腰,殿宇相连,栈道飞阁,阶梯错落,上下都有岩层遮挡,冬日可挡风,夏日可遮阳,好像是悬浮在悬崖峭壁,受了风吹雨打近千年,还是一如既往坚固。
后来人发现,这建筑经受千年风吹雨打还能存在,秘密就在于寺庙的这些支撑柱台!
早在修建这些建筑之初,施工匠人就已经选好了悬崖绝壁,这些绝壁刚好凹进山体,在悬崖上形成了几座石台,而后,匠人利用半插横梁的力学基础,在岩层之上敲凿方形凹槽,然后将几十根楔形柱子完全固定进凹槽,再扇满石条,这样,就相当于在石台上建立了一个宽大坚固的平面。
之后,悬空寺的所有建筑,都可以依托于这个平面,安稳坐落在这些石台,匠人为尽可能利用这些石台的空间,在修建殿宇之时,继续深挖悬崖内部的山壁,朝内挖出更多山体空间,以容纳殿宇。
这样一来,从外面看过去,悬空寺确实很悬,好像随时都能从悬崖上倒塌陷落,但只要走入其中,才能发现内部已经被挖空,形成了各式建筑。
那露在外面的部分,借助梁架的托扶,安稳坐落在绝壁,殿宇之间用回廊、栏杆、栈道、飞阁以及梁柱,紧密连接成十分稳定的木质框架结构,看似要陷落,实际稳如泰山。
宋思媛拿起望远镜:“我猜测,我们所看到的悬壁建筑,也和山西的这座悬空寺一样,我们看到的部分只占据了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全都已经嵌合进山体了,这样的稳定结构,天然和松软土地不同,就是经历地震,也未必能撼动几分,可比建在地面要稳固得多。”
“那座悬空寺能屹立千年,可见半插横梁结构的精妙。”
她顿了顿,眼神似有所指:“最重要的是,山西的悬空寺,恰恰修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匠人之手,如果这些建筑当真和悬空寺是一类结构。”
“那就证明,这些建筑很可能是南北朝时的北府兵带来的,里面可能有北府衣冠冢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