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元璋有些意外地问道:“标儿,这些开国勋贵的二代里,你比较看好谁?”
“目前比较出类拔萃的唯有徐家长子徐辉祖了!”朱标果断回道。
“咱知道他,当初也是你要求将徐家小子任命为幼军统领的。”老朱点点头又道,“除了他以外,你还看好谁?你报几个名字,咱安排一下。”
这可把朱标问住了。
大明开国勋贵里二代们,他记忆深刻的唯有徐辉祖一人。毕竟其他的勋贵二代们,基本是还未曾绽放,便被老朱在“蓝玉案”里团灭了。
他是开了上帝视角,才重用了徐辉祖。
无奈之下,朱标只好回道:“父皇,如今二代里,翘楚之辈唯有徐家长子,这也是徐达叔叔教导有方。所以儿臣才想让他来统领幼军!”
朱元璋极为满意地说道:“标儿你做得很好,是咱大意了!咱本来想让你和常家多多拉进关系,却疏忽了历朝历代外戚干政的教训。”
“如果常家大郎真来统领幼军,加上将来的太子妃也是常家女儿,的确不太合适。”
老朱非常满意儿子的心思缜密。
朱标想起常府的一些事,突然心中一动,说道:“父皇,其实常家儿子常升能力出众,有大将之风,可惜是老二,不能袭爵。”
朱元璋听出儿子的话外之音,问道:“标儿,难道常家大郎比不上他的二弟不成?”
朱标摇摇头,回道:“喜怒形于色,非可造之才!”
朱元璋无奈地说道:“可他毕竟是常兄弟的长子,只要不犯错误,也不能剥夺了他的继承权。你看好的常升,终究只是老二。”
朱标点点头,并未反驳。
他站起身躬身应诺,然后又陪着朱元璋看了一会奏章才退下。
之后的日子里,朱标也就没有外出了,朝堂上又一些被后世诟病的政策也已经出台了,朱标知道这些不太好,但是也没有第一时间去阻拦。
所谓因地制宜,这些政策对未来的大明不好,不代表对当前的大明不好。
何况如今的朱标,虽然备注老朱信任,但终究太过年轻,真正的党羽还没有形成,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并不高。
很多时候,他只能借助朱元璋的名义去执行自己的计划。
因此,朱标也不好取反对老朱苦思冥想半天才制定出的政策。
时间飞快,转眼间便到了洪武二年。
这段日子里,朱标每天上午在文华殿学习,下午去校场骑马射箭,空闲了就去看看弟弟妹妹,下面进奉上什么有意思的东西,朱标都不忘给常玉燕送去一份。
这姑娘自从上次朱标交代后,也经常往宫里跑,陪着马皇后聊天,哄得她开怀大笑。
二月初的某一天,朱标早早起床,穿好了早朝用的黑色太子衮服。
过完年后,他已经十四岁了,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他作为太子,一直不愁吃喝,加上适当地锻炼,这一年个子长得飞快,已经赶上了老朱。
毕竟老朱虽然身壮如牛,但年少时经常饱一顿,饥一顿,和如今这些皇子们的条件相比,完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朝会尚未开始,但是奉天殿的大门已经打开了,里面文武百官也基本就位了,都俩俩三三的聚在一起交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