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月书院内,宋知书诵念着大学这篇经文,只不过这一次,宋知书以自我的见解,外加上运用浩然正气配合诵念。
他进入忘我状态,而整座书院却在这一刻,莫名其妙弥漫出一缕缕儒家正气,朝着宋知书涌来。
似旋涡一般,宋知书所在之地,周围风起,落叶飘散,端显奇异,那儒生瞪大了目光,自幼读书,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画面啊。
而原本想要指引宋知书的周文渊,也在这一刻露出震撼之色。
“文章有灵,这是文章有灵啊。”
周文渊直接站起身来,他身为儒家正儒,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有名望之人,见过不知道多少大风大浪,然而此时此刻,他还是忍不住震惊了。
倒不是这篇经文,因为他还没有听完,主要的原因是宋知书根本就不是儒生,还没有入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是看过一些儒家经学。
在他看来只是一个儒家稚童罢了,有天赋但也只是有天赋,可当这篇经文诵念出来后,周文渊才彻底震撼。
通过读书,产生疑惑,然后进行自我解答,著出来的东西,就叫做经文,这天地之间,著出经文的读书人不少,可能引起异象者,可谓是少之又少。
基本上只有大儒才能做到这点,宋知书做到这点,这就意味着宋知书的天赋,超乎自己的想象。
“先生。”一旁的儒生开口,只是马上被周文渊一个眼神瞪回去,让他闭嘴聆听。
当下,两人静静坐在宋知书面前,聆听这篇《大学》,宋知书也在认真诵念,这一次诵念,他有不同的想法。
大学,为四书之首,蕴含的道理便是‘成人’之道,成大人之道,也就是君子之道。
宋知书这十五年的熟读,他认为首要则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核心,君子必须要明白德行,要亲民,要发自内心去做善事。
所以需要五步去完善,定、静、安、虑、得。
意志坚定,方可不生浮躁,从而心安理得,思考事务才能思虑周详,最终才会有收获。
外加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治天下。
这才是君子之道,大人之道,一步一步去执行。
轰。
经文诵念完毕,刹那间小院当中,儒家正气汹涌而动,朝着宋知书涌去,周文渊看到这一幕,当下出手,他周围儒气外泄,镇压这方的异动。
同时内心当中,更是震撼不已,身为正儒,宋知书这篇经文他自然能快速明悟,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儒家真理,他无法去估量这篇经文代表着什么。
但他知道的是,眼前这个宋知书,是儒道的绝世天才啊,还未入境,便有这样了不起的思想境界,之前他预测宋知书最起码可以成为正儒,现在周文渊觉得自己错了,正儒?大儒都不止。
起步也是半圣境吧?
懵了。
周文渊彻底懵了。
本来以为是一个读书的好料子,却没想到捡到宝贝了!!!!
“要通知老师,必须要通知我的老师,让他亲自过来,见一见这个儒家天纵奇才,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我周文渊竟然拾来宝玉,哈哈哈哈哈。”
周文渊内心狂喜,自圣人坐化之后,儒家是既好有不好。
大局观角度来看,三教而立的平衡被打破了,道教和佛教自然占据优势,儒家失去圣人很麻烦,但圣人坐化,分化无数文气,后世读书人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相当于出现一条康庄大道,人人可追逐圣境,只是圣人在的时候,虽儒道有不同教派,可都被圣人镇压,现在圣人坐化,大家自然有不同的意见。
内部斗争极其激烈,现在还好,圣人刚刚坐化,但过段时间必会出大事,看看这些仙门都开始培养读书人了,由此可见天下各大势力,谁不想分一杯羹?
在这个情况下,自己遇见这么一块宝玉,好好雕琢一番,宋知书未来就是他们学派的领头之人啊,教派之争,就有底气了,甚至万一万一万一,宋知书未来得圣人造化,成为新的圣人呢?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如此,自己也算是圣人引路人,各种好处接踵而至,当然最主要的是,镇压大世之乱。
周文渊很兴奋,既兴奋这篇经文,又兴奋能捡到宋知书这块儒家宝玉。
轰。
随着大量儒家正气入体,陡然之间,宋知书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仿佛被洗涤一般,自身的元神得到了巨大蜕变,不止如此,冥冥之中,他明悟了诸多道理。
之前很多不懂的东西,在这一刻也彻底明悟了。
“入境了?”
声音响起,这次不是周文渊的声音,而是他身旁的儒生,对于周文渊看来,儒家入境可能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周文渊已经是正儒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