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北方大地正式好春时节,汾水河畔,杨柳依依,莺歌燕舞,桃李争辉,花团锦簇。
人们甩开膀子在河边的土坡上修筑堤坝,时不时传来“一,二,三,用力!”“一,二,三,加油!”的吆喝声。
沿河的农田里,河水通过水渠缓缓流淌,水声潺潺,为一方方稻田送去希望。一老农正用力拉着犁,一稚童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扶着犁,老农慈爱地对稚童笑了笑,稚童发出咯咯的小声,眉眼如月牙般弯弯。
远处隐约可见的复兴工业区里,高高的烟冲喷出的浓烟直冲云霄。
两名脑后没有辫子的人正在缓步前行,眼中充满了憧憬。为首的彭醒狮充满感慨:“这是多么有活力啊!好一番万物更新,勃勃生机的景象啊!”
同行的名叫高文纶的男子眼中也带着希冀:“是啊!等我们革命成功了,全国都会是这样的景象的。”
两人是同盟会湖北支部的负责人,这次特地从湖北赶来有事相商。
而在汾河支流凌井河河畔,几个穿着长袍马褂,头戴一统帽的人正在对着春日美景吟诗作对。
靠近一瞧,为首的正是万年青,万年青面带笑容的看着沿河热火朝天的景象,感叹道:“寿王有治国安邦之才,奈何奈何!唉!”
随行的户部侍郎王文轩也感叹道:“这一路上,直隶到处都是饿殍遍地,百姓苦不堪言,而一进山西地界,到处都是春和景明,热火朝天,这让人如何不相信市井流言啊!”
万年青疑惑道:“哦?什么样的市井流言啊?”
“前些日子,京城市井传言,得天下者,必在山西。更有算命先生言,太原龙气已显,假以时日,必王天下。”
万年青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开口道:“我们此番前来是希望寿王出兵帮助朝廷镇压革命党,不知此行前途几何。”
王文轩摇摇头:“难!大人你看,这山西种地农民皆是神采奕奕,喜笑盈腮,此时正值春耕,让寿王出兵的希望渺茫,况且朝廷之前与寿王有隙。”
万年青也哀叹道:“我又如何不知啊?上次我担任钦差前来山西巡视,就知山西民心已定,但,唉!朝廷有命,岂能不从?”说着,万年青又想到什么,嘱咐道:
“你父亲虽然横遭不测,但我希望你这次能以朝廷大局为重,放下心中芥蒂。”
王文轩连忙说道:“岂敢!岂敢?我父亲在太原打着我的名号鱼肉乡里,他是罪有应得!我岂有怨言?”
万年青宽慰道:“你是个明事理的。”说着便不再言语继续向前。
而身后的王文轩眼底浮现一丝阴鸷,但很快隐去,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中午,在河畔的一棵树下,几个人推着小车赶到了这里,车主将锣拿出了,用力敲了敲,吆喝道:“同志们!吃饭了!吃饭了!”又敲了敲,紧接着继续吆喝。
正在修堤坝的工人们扛着锄头走向小车,将锄头工工整整的摆放好,洗了洗手,便排着队等着放饭。
彭醒狮和高文纶凑上去仔细瞧瞧,原来小车里放的是热气腾腾的食物,那香味,直叫人肚子里的馋虫开始闹腾了。
工人们从另一个小车里领了饭盆,便走向另一辆小车打饭打菜,彭醒狮看到了居然有肥肉,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工人们打好了饭菜就找块干净的地方挨着坐下,仿佛是有什么事情一样。
在众人打饭菜时一伙穿着黑色或米黄色中华立领,胳膊上带着红袖章的学生们朝这边赶来。
送饭的工人见彭醒狮和高文纶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露出笑容:“两位同志,你们要不要也来点?”
彭醒狮有些吃惊:“我们是从外地来的,也能吃饭?”
已经吃上饭的工人说道:“这铁定是多了些饭菜,你们可走运了。”
送饭的工人回答道:“两位同志不必客气,天下一家,况且像我们的同志说的一样,今天饭菜有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