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节目录制完的当晚,与陆景桓和崔雪莉相关的路透就刷屏了各大门户网站。
当“t”和“noad”两个词条联系到一起时,无论再劲爆再大条的新闻,都只能暂时略其锋芒。
甭管后续如何,首集《t5》收视率会爆炸性增长,完全是可以预见的事。
陆景桓对自己引起的“noad效应”早已习惯,从上辈子就总是被话题追逐,如今拥有一个无比平和的心态,整个人就是大写的松弛。
越来越高的圈内地位影响不了他的节奏,他依旧按部就班工作,该干啥干啥,在boxe忙得屁股冒烟,好像身后总跟着个皮鞭都要抡冒烟的奴隶主似的。
各项工作都在按部就班推进,exid终于定下了自己重组以来第一次回归的日期。
bxoe及exid同步进行了官宣:“exid20”将在6月6日发行自己的第三张ep《power》,整张ep及同名主打歌均由noad全权负责。
boxe方还表示,exid还将预计在12月发行第四张ep《worthit》,同样由boxe的首长noad全盘操刀。
才签下艺人并进行了重组,马上就又来这么一个大动作,boxe的工作效率令同行咂舌。
去年他们光速签下权革,马上就筹备出道并且斩获一位,就已经让很多人惊讶于这家小厂牌的执行力。
别说外界,母公司星船都没想到,boxe朝流行音乐市场转型,完全没表现出任何阵痛期。
当然,只是一个预告,说什么都还太早,尽管boxe由noad亲手创造,而exid的重组摆明了是他的手笔,大家还是很难看好这支女团的再出发。
——陆景桓终究还是太年轻,他这个年龄,正是饱受质疑,严重符合大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刻板印象的阶段。
但那又怎么样呢?只要对陆景桓有些了解的,都不会把这些所谓质疑当回事。
而陆景桓本人就更不在乎了,他奔赴纽约和米兰达汇合,共同出席了华纳唱片给《汉密尔顿》召开的小范围试听会,在北美最专业的众多音乐媒体面前毫不怯场,游刃有余到好像只是在711买了桶泡面。
在这个人均眼高于顶的圈子,他没有因为自己的黄色皮肤有任何不自在,甚至有些自豪。
不靠水军不靠营销,吸引到那么多媒体主动关注的,他大概是亚洲首例。
记者、乐评人、撰稿人……专业人士们对他带有偏见吗?
当然是有的,《哈密尔顿》在百老汇持续创造奇迹,为互联网时代冲击下持续萎靡的音乐剧市场注入了堪称“起死回生散”的强心剂,让格莱美的[最佳音乐剧专辑]毫无争议,让重量级的相关奖项沦为陪衬。
——创造这一切伟大表演的,仅仅是一个刚满二十四岁的亚洲人吗?
即使各种阴谋论被强硬回应,而陆景桓和米兰达手中有再详细不过的创作记录,大众现在对这铁一般的事实还是将信将疑。
毕竟米兰达还算有迹可循,一直以来就有推动将说唱和音乐剧结合起来,也进行过不少尝试。
——陆景桓这家伙完全跟石头里蹦出来似的,还长了一张比花瓶还花瓶的脸,做的事儿可一点跟长相不符合。
好么,又是一个对帅哥的刻板印象。
但好在这时候,半岛大本营一直对外。
每一个极富民族自豪感的半岛人,都自动化身自来水,甭管在国内是不是多少发过几次酸评,一致对外时只有安利。
他们给外国人推荐noad天神下凡的《t4》、推荐noad席卷2015的红专《a》、安利路涣靠张脸就大杀四方的《学校2015》;在一众老戏骨面前不落下风的《应答1985》等等。
嗯,自来水们甚至着重宣传了陆景桓走红之前的坎坷经历。
无论是从s到被yg开除的一波三折,还是被经纪公司哄骗着去服兵役,却在兵役期脱胎换骨的传奇故事——绘声绘色仿佛自己就在现场,就是那个还叫卢景焕的半素人在海上经常坐的小马扎似的。
对于常规艺人来说,3分吹到8分,9分直接吹封神是基本操作。
但对于陆景桓,善于吹牛的半岛人好像真不用过多发挥自己的种族被动技能。
大家只要把陆景桓做过的事复述一遍,就足够引人入胜。
而说回那些毫不掩饰质疑的专业人士们。
——当《汉密尔顿》的专辑曲目悉数放出,当陆景桓分享完每一首歌曲的创作历程时,那些不屑甚至歧视的横眉冷对,甭管平日里是如何,至少在当夜,至少在当时那三个多小时里,悉数转化为动容。
惊为天人,惊为天人,只能是惊为天人。
即使被珠玉在前的音乐剧无限拔高了期待值,全新版本的《汉密尔顿》还是让所有人感叹,创作者在音乐创作上无与伦比的天赋,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不是一首,不是两首,不是三首……不是七首——是整整一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