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只是一愣,随即说道:“巡抚先生,您亲自坐镇军营,一定可以剿灭叛军。”
何桂清听后很高兴,请戈什哈奉茶,分宾主坐下。
洋人喜欢直来直去,文翰不等何桂清寒暄,便发难道:
“巡抚先生,您必须立即把苏松太道吴健彰撤职。我们已经查明,吴健彰从旗昌洋行租来一艘叫做赛因斯号(scc)武装商船,又买了几艘汽轮,组成一支小型舰队,打着外国舰队的名义开往南京。
“吴健彰此举,妄图借外舰吓唬太平军,使太平天国对外国产生极大的误解。我们还搜到一份太平天国的文告,系吴健彰伪造,说要把洋人‘概行诛戮,鸡犬不留’。
“此事性质极为恶劣,不仅有损大英帝国的声誉,还损及全体外国侨民的名声。为了中英两国的友谊,巡抚先生必须严惩吴健彰,革去吴健彰上海道台之职。”
吴健彰是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人,原是十三行里的仆役。因他乖巧勤快,英语流利,逐渐脱颖而出,直至创办同顺行,跻身十三行行商之列。
上海开埠之后,吴健彰凭着敏锐的商业判断力,把业务转移至上海,并大量投资旗昌洋行,成为该行七大股东之一。
他与上海怡和、旗昌、宝顺三家大洋行联系密切,最终成为上海滩大买办。1847年,吴健彰捐银五十万两白银,捐得上海道台之职。
清廷认为他“于夷情最为熟悉”,欣然授予他上海道台之职。这个出身仆役的洋行买办,也就成为清朝外交重臣。
商人富而不贵,所以吴健彰想方设法要做官。但官场远比商场险恶,上海华洋杂处,问题迭生,岂是吴健彰所能驾驭的?
小刀会起义后,会众活捉了吴健彰,把他搞得灰头土脸的。上海怡和洋行大买办杨坊,联络嘉定知县吴煦,设法救出了吴健彰。
但吴健彰在上海官场已经失去了威望。文翰向何桂清控告吴健彰,无疑将落井下石,使吴健彰的仕途更为艰难。
何桂清已经摸清了与洋人打交道的秘诀,一个字:拖。他礼貌地微笑一下,说道:
“任免上海道台是皇上的权力,本院虽为江苏巡抚,却并不能罢免吴健彰。若公使先生对他有意见,不妨写出申诉书,本院可代为陈奏。”
文翰讨厌中国官员打官腔,认为这样浪费时间,毫无意义,便有些不悦地说道:
“巡抚先生,上海侨民对吴健彰意见很大。如果你不能纠正吴健彰的错误做法,我将向总督先生甚至贵国皇帝发出外交抗议。”
这正中何桂清的下怀,他仍然礼貌而不失微笑地说道:“公使先生,本院职能有限,无权处置吴健彰。公使先生若有其他举动,本院亦不阻拦。”
这种事情早有先例。之前,英国前任公使德庇时就曾向时任两广总督徐广缙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徐广缙开放广州。徐广缙顾左右而言他,说此事归两江总督管。
德庇时只能跑到南京,找到两江总督陆建瀛理论。陆建瀛反而说广州归两广总督管,极力推卸责任。
无奈之下,德庇时只得北上燕京,找清廷理论。清廷闻讯大惊失色,在天津截住德庇时,要他南下与两江总督谈判,并允诺会责成陆建瀛认真对待此事。
陆建瀛是个官场老狐狸,自然不会理会德庇时。德庇时兜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被满清官吏耍得团团转。
满清官员自以为得计。孰不知,德庇时恨得牙痒痒。经过此事,英国外交界也取得了共识:只能通过战争,才能逼迫满清履行《南京条约》,开放广州。
文翰大失所望,觉得自己在白费口舌、对牛弹琴。他加重了语气,说道:“巡抚先生不想处置吴健彰,我们英国也将重新审视自己在远东的立场。
“第一,我们将在贵国内战中严守中立,拒绝派军队支援任何一方。第二,我们将继续维持关税委员会。在清军剿灭小刀会之前,关税委员会将行使上海江海关的一切权利。”
江海关关税收入惊人,每月可达三四十万两白银。何桂清据理力争,说道:
“公使先生,我认同您的第一条意见。但江海关为华夏海关,非外国海关。小刀会一时猖獗,不久即要覆灭。关税委员会的设立并不合法,你们理应把江海关还给上海道。”
文翰根本就不理会何桂清的抗议。一向说一不二的何桂清,在洋人面前也失去了原有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