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兴国州这座坚城,萧孚泗毫无办法。他首先想的,就是借调阿姆斯特朗炮队,或许可以使用阿姆斯特朗重炮轰破兴国州城墙。
曾国荃把阿姆斯特朗炮队视作宝贝,可不敢把炮队借给萧孚泗嚯嚯。毕竟,吉字营主要职责是守卫半壁山。而要想守卫半壁山,就得靠阿姆斯特朗炮。
阿姆斯特朗炮笨重难行,万一革命军一个反杀,缴获了阿姆斯特朗炮,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无奈之下,萧孚泗再次祭出“穴地攻城法”,组织军夫彻夜不息,挖掘地道。以湘军当前的战斗力和技术手段而言,穴道攻城也是湘军最有可能攻下兴国州的办法。
这一着倒颇出革命军的意料。陆顺德判断,萧孚泗这一路湘军是佯攻,目的是为了掩护李臣典进攻姜家湾。而穴地攻城法耗时耗力,兴国州濒临富水河,地下水位较高,并不适合挖掘地道。
偏偏湖南人性格“霸蛮”,做事执拗,只要是认准了的事,就坚决去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譬如吉字营统帅曾国荃,绰号“曾铁桶”,以“铁桶围城”战术威震太平天国,就是一个非常“霸蛮”的人。他从小就刚烈倔强,据说少年时与邻居大人不和,竟然持刀要报仇。
创建吉字营后,曾国荃用人亦不拘一格,对于麾下将领,从不责全求备,主张“弃其短而用其长”,发掘了李臣典、萧孚泗、彭毓橘等悍将。这些人目不识丁,与曾国藩的选将标准相去甚远,却异常凶悍,战场上犹如拼命三郎。
同时,曾国荃对部属严格训练,但又善待部下、士卒,赏罚严明,靠厚赏激励军心。从成军之初,曾国荃便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每战必许以厚饷,甚至允诺破城之后任意劫掠来犒赏三军。
作为曾国藩的亲弟弟,吉字营是湘军中无可争议的嫡系,装备、粮饷、后勤补给根本不必操心。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很快便在湘军中后来居上,成为曾国藩麾下最为得力、最为亲信的嫡系部队。
萧孚泗作为曾国荃麾下头号大将,很得曾国荃的真传,指挥打仗同样认死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向部下许诺,说攻下兴国州之后,允许大家抢夺城内的所有财产。
吉字营每攻下一城,都会大肆抢劫。曾国荃放任甚至鼓励这种行为,官兵抢夺财产后,也都约定俗成,会拿出一半财产献给上级。
曾国荃作为吉字营主帅,分得的赃物自然也是最多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荃每攻下一城,都会积累大量的财产,都要请假回家安置赃物。
为了挖地道,萧孚泗驱使大量军夫,每天三班倒掘士。又用陈米招募流民,安排流民运输泥士。
兴国州地势较低,又靠近富水河,挖掘地道容易渗出地下水,导致工程进度较慢。情报局特工很快发现了异样,又混入流民中,摸清了地道方位。
陆顺德得信,当机立断,派人从城内挖掘地道,通往城外,尔后向垂直方向拓宽,拦在湘军地道必经之路上。一连陆战队员守在地道中,每人一把左轮手枪、一把步枪,专等湘军挖通地道。
他们在地道中安置数个水瓮,扣在地道墙壁上,选听觉灵敏的战士,把耳朵贴在水瓮底部倾听。湘军挖地道的动静很大,陆战队员很快便找到了湘军地道的大致方向,然后守株待兔。
傍晚时分,挥汗如雨的湘军挖通了地道。他们一镐下去,前面落下一大堆士,不由得心中一喜,以为减轻了士工量。谁知道,迎头一阵密集的子弹,前面的湘军稀里糊涂送了性命。
地道里的湘军根本就没有防备,也没有携带武器,很快便被革命军全歼。革命军顺着地道,一直突入湘军后方,在萧孚泗营中一阵袭杀。
萧孚泗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只要带兵拼命堵截,付出巨大牺牲,总算把革命军赶回了地道。他再也不敢打地道的主意,把地道炸塌,防止被革命军利用。
兴国州是革命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所在,防守严密。吉字营在兴国州的进攻虎头蛇尾,萧孚泗本人也弄得灰头士脸,草草结束了进攻。反正他只是负责佯攻,还得保存实力,以便将来守卫半壁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