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59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

第359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2 / 2)

“陛下,那这六年是读社学吗?”王竑又问。

“读社学,把社学分为一到六个年级。”

“君子六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本要多多编写,让学校自选,各行各业,都要编入教本之中,让孩子们了解大明,认识大明。”

实际上,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工人。

朱祁钰真看不上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最没用的东西。

应试教育开始于成化,大成于现代。

成化之前的进士,可不是应试教育。

“陛下,还不学经义吗?”朝臣觉得诧异。

社学的教本,五花八门,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生物、医学、人文、历史、道德、常识、地理、美术、音乐、艺术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经义。

朱祁钰翻个白眼:“你让他们读经义?谁来教啊?就基层那些先生,能教明白吗?”

朝臣顿时不吭声了。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你让他们怎么学经义?六年级念完,才十几岁,再读经义一点都不晚。”

朱祁钰笑道:“除非教育司能批量制造出经义大才,放到民间去,教导孩子们早早读经义。”

“否则呀,没戏。”

“再说了,读经义是为了什么?真是明白其中道理吗?哼!”

“不就是想当官嘛!”

“若民间四亿孩子,都想当官,全都读经义,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

朝臣打了个哆嗦,造反!

遍地都会造反!

读经义就是为了当官,实在当不上,只能想办法造反喽,没条件创造条件。

“所以呀,要培养孩子们,各行各业的兴趣,不要总想着当官,当官没什么好的!最好不要当这个东西!”

朱祁钰说话很违心:“各行各业,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没有差别的。”

朝臣全都跪在地上:“陛下圣明啊!”

废话,在朝的都是政治家族,民间新人上不来,便宜的是他们,他们的子孙就能永远当官了。

“所以呀,等着孩子们心智成熟之后,再读经义,十一二岁,读经义,若有从政的兴趣,朕是欢迎的。”

“就算是碰壁了,从不了政,也能靠读过的书,过好这一辈子。”

朱祁钰笑道:“朕为了民间发展,可是操碎了心啊。”

“所以呀,教本要多多编纂。”

挑破了其中道理。

中枢编纂教本,就会夹杂私心,鼓励孩子们去搞理化生,别学政史地,那玩意学会了太危险。

大明的机械人才,不就来了嘛。

可等某一天,朝廷风向变了,皇帝想诏用什么人才,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吗?

“民间孩子太多了,现有的社学远远不够。”

“要多多增加社学数量,扩大现有社学规模,并从民间遴选出更多的老师。”

说到这里,朱祁钰笑道:“朕这些年,收养了百万孩子,已经有二十几万长大了。”

“读书的很多,去民间当一个老师,绰绰有余。”

“尤其很多女孩,去当老师是最好的。”

“等景泰三十年,扩大社学规模之后,朕就将这些老师,派下去,哪里缺老师就去哪里当老师。”

当初皇帝就说了,收养孤儿,就是为了教育和医疗。

时间过得真快呀,距离景泰十年,已经过去十九年了,后天就是景泰二十九年了。

“规模较大的社学,要有球场,要有球,让孩子们课余时间打球玩。”

“还要养一匹马,让孩子们会骑马。”

“一旦有一天,受征召上战场,不至于什么都不会。”

“这些费用,都从地方教育资金里出。”

就是本地商人出。

“当然了,出教育资金的商人,是本地的大商人,年盈利在100万以上的,小商人没几两肉,大商人赚的太多了,这也是平衡之道。”

“若地方年盈利100万以上的商人较少,那么就适当调低标准。”

“若有人故意控制盈利规模,或逃避缴纳教育资金的,不要杀,贬为奴隶,去乌斯贜挖山去,家产充公。”

“李秉,你来负责。”

李秉做事周到,肯定不让那些商人钻空子。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啊。”

“民间孩童数量激增,首要保证儿童医生的数量,其次要保证儿童必需品的供应,然后就是社学的质量和数量。”

“即日起,社学改为小学。”

“民间各村,必须最少有一个小学,数量不限,鼓励民间大户人家,出资办学。”

“争取让所有孩子,人人都能上学,是必须上学!”

这一点朝臣上下都非常支持。

“明年开始,内帑出一千万,中枢出一千万,用作教育资金。”

朱祁钰道:“学生用的教本,最好人手一套。”

“最好每个小学都有乐器教室、绘画教室、机械教室、实验教室。”

“要有大操场,用作体育运动、练习骑马。”

“必须要有图书馆,课外读物最少有一千本,少的就让富户捐,简单的经义,必须放在图书馆里。”

“并严格限制,报纸上的不良信息,进入校园。”

“像乌斯贜、青海刚刚并入大明不久的省份,要扩大社学数量,让孩子们说汉话,不许再说臓文和蒙文。”

朝臣又增加很多建议。

“朕觉得,最重要的是提升口才。”

朱祁钰认真道:“你一肚子本事,却说不出来,有什么用?”

“陈嘉猷带来的西夷,朝廷刚安置了工作,他们就如鱼得水,原因是什么?”

“会吹牛!”

“他们有多大本事朕不知道,但吹牛个顶个的厉害!”

“这就是口才!”

王复哼了一声:“那种华而不实的人,要他们有什么用?陛下若让天下孩子变成那般,那岂不遍地是骗子?”

“朕没说是都要会吹牛,而是会表达,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明人是什么性格?内敛、踏实、勤劳。”

“再看看西夷,他们是开放、会吹牛,嘴上功夫了得,落到实处能有十中一二就不错了。”

“但给人的观感却是,他们很全能,什么都会。”

朱祁钰道:“所以,朕希望孩子们,会表达,但不能过于浮夸,像欧罗巴人就浮夸,这一点不可学。”

朝臣琢磨着皇帝这番话。

“陛下所言甚是。”

边永出班:“微臣安置欧罗巴人才的时候,他们吹得天花乱坠,结果落到实处,真的不行。”

“但咱们的工人被他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顺着人家的思维走。”

“这点是优点,同样也是巨大的缺点,华而不实,成不了大事。”

朱祁钰却认为,老实人最吃亏。

不会表达的人处处吃亏。

但是,那是人家的体制决定的,他们什么都要需要用嘴说,而不是应试教育,就造就口才好,华而不实。

这年代还算内敛的,越发展越能吹牛,其实满肚子是屎,狗屁不是。

“升教育司为教育部……”

话没说完,就遭到群臣的反对,一旦变成八部,行政成本直线提升,教育司已经够用了,不用再多一部了。

问题是教育变部,农业是不是要变部啊?商业司呢?垦殖司呢?

“罢了。”

朱祁钰息了这个念头:“兵部下设陆军司和海军司,这一点没异议吧?”

韩雍表示没意见。

议论一番后,马昂忽然笑着问:“陛下,您觉得中国画和西洋画,哪个更好?”

“若朕看,自然是咱们的画寓意更深。”

“但西洋画更加易懂,民间百姓更喜欢。”

朱祁钰笑着拿出一本奏疏:“这是李匡给朕上的密奏。”

“西洋画在民间快速发展,李匡认为名字不合时宜,该改名为东北画。”

“毕竟东北是一块新地嘛,历史短暂,除了辽金,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就得人造历史嘛。”

“他就想着,把西洋画变成东北画。”

“给东北创造出一条源远流长的历史,让生活在东北的人知道,他们的祖先就是汉人,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历史来。”

李匡的奏疏在朝臣中传阅,李匡更贪心,要把西洋画的一切都吞进去,起源彻底改了。

若有人不信?那就让所有孩子们玩命学,把东北画发扬光大,过个几百年,不信也不行了。

重点是,皇帝手里有一些西洋名画,只要赐给东北,那么就有源头了。

“朕以前没发现,这李匡是个营销天才啊。”

“以前朕还觉得他只会打仗。”

“没想到,在东北几年,把东北旅游做起来了,现在开始给东北创造历史了。”

朱祁钰摸着下巴。

其实东北六省发展很快,人口突破了1.3亿,但李匡和赵辅都不知足,六省养活三亿人不成问题。

“陛下。”

姚夔晃晃悠悠站起来:“其实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不是李匡,而是陶成。”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