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蛮号”铁肋木壳机帆炮舰,严格来说,是一次大跃进的产物。
早在年初的时候,海军为了建造未来的主力战舰,便开始了一系列验证工作。
一艘最新的有光级炮舰“监视号”首先被改造,船上安装了18磅海军长炮,用来测试重炮对西式战舰的毁伤效果。
为此,海军还专门花钱从荷兰人手中买下了一艘二手武装商船,并加装20厘米厚的柞木船壳,用来模拟风帆时代的西洋主力战舰。
首次测试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事实证明,即便是利用后世先进冶金工艺生产的18磅海军长炮,在面对“夹心热狗”,也就是用双层厚橡木船壳夹着一层密集船肋的西式主力战列舰时,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毕竟铁球的侵切力也就那样,炮弹出膛后动能损失得很快。
最终的测试结果是,在海军理想的2000米炮击距离内,炮击有效穿透率并不高,只有60;直到测试双方的距离拉近到1000米,甚至是米距离后,18磅炮才能有效穿透对方船壳。
这个结果海军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帝国海军目前走得是精兵路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冲突中,一艘主力战舰很可能要遭遇优势数量的西洋战舰围攻。在这种局面下,火力的重要性就被大大提升了战舰必须要迅速令敌人失去作战效能才可以。
虽说历史上在东亚这边,殖民者并没有布置类似“海上君王号”,“胜利号”那样的一级战列舰,但是现在既然有了一个巨大的变数穿越众,那谁也不敢保证未来的历史走向。
所以海军必须料敌从宽,从一开始就将敌人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战斗力都计算进去。
这样一来,18磅炮的方案最终就被pass掉了,24磅炮随即闪亮登场。
付出了巨大的总重代价后,新战舰的武器系统终于令海军感到满意了2000米距离内,24磅海军长炮可以穿透这个位面任何一艘风帆舰。
最重要的武器系统确定后,“海军1629年验证型主力舰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由于年初的风向不大妙,军队被告知要忍耐,所以当时海军在无奈下放弃了“小步快跑”的多艘验证舰蓝图,把有限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这艘验证舰身上。
这就导致了原本设计为吨的验证舰被拉皮,一夜间开始大跃进,被硬性增加到了1200吨。
这个数字对于一直以来都操作着500吨以下战斗舰艇的海军来说,还是有一些挑战性的。
问题的难点倒不在于驾驶,而是在于设计。
关于驾驶行船方面,现在的海军已经非常熟悉风帆船和机帆船的操作了,在这方面海军有充足的经验和人手,放大的机帆船并不是难题。
真正的难题在于设计。
如果按照原本吨计划来搞的话,那么船厂的几位穿越众还是有信心将有光级拉皮,照葫芦画瓢,自行搞定新舰。
但是一夜间将新舰放大到1200吨,火炮改成24磅后,船厂那几位就缩了卵。要知道任何机械一旦放大到某种程度,那么必定会冒出各种问题,这就不是几个非专业设计员能搞定的了。
最后还是按照老办法,海军将新舰的各项参数要求交给了曹皇帝,然后由皇帝回后世找设计公司,先设计,再用大型电脑模拟海况找问题,最后出图。
所以海军最终得到的,就是一个硬盘。
按照硬盘里那成t的图纸开工后,海军整整等了八个多月,这艘计划中要被命名为“镇蛮号”的验证舰才得以开始了海试。
而这个时间点,已经是曹将军从广东返回,准备勤王事宜的节骨眼上了,所以镇蛮号的海试计划安排得很紧凑,最终险险赶上了这次来上海港的任务。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维持帝国霸权的核心武力,镇蛮号在首次正式出航之前,得到了一个简短的命名仪式。帝国皇帝曹川当时莅临了镇蛮号,并在船头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而镇蛮号也没有令穿越众失望。无论它威武的外观,还是强大的战斗力,这艘战舰都符合了大众的“社会期待值”,成为了新一代的镇国利器。
由于十七世纪无需考虑低能见度,隐身反雷达这些问题,所以这个时代无论是陆地军官还是海上战舰,外观都是极其张扬,以备在混乱的战场上被自己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