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燕军换下一拨人马,另外一拨人马补上,继续挑灯夜战。
耿炳文因为早先接受了沈追星的建议,便如法炮制,换上自己的生力军。
只不过耿炳文自己是吃不消了,腿软眼一闭,倒在身旁铁卫的怀里。
吓得众人连忙呼喊“盛庸”前来,沈追星内力到处,耿炳文再次睁开眼睛。
当他挣扎着还要再次指挥战斗时,沈追星说道“你再这样恐怕活不到明天。”
无奈之下,沈炳文将指挥权交给了沈追星。
此时战斗愈加激烈,双方的箭矢都已经用尽。
沈追星便吩咐一队人马去将那些已经焚毁的房屋拆了,将砖头瓦块运上城头,作为武器往下砸去。
这一招果然很灵,由于燕军的箭矢也已经用尽,南军“一砖在手”,居高临下,占尽了上风。
沈追星指挥作战和耿炳文又不相同。
其他人指挥是坐镇中央,坐等情报来临后再发出指令。
沈追星则是手持龙渊剑,施展轻功来回游走与四面城墙之间,刚刚产生危机,甚至于危机没有产生之前已经被他解决,龙渊剑过处,无一合之将。
南军越打越顺手,越打越轻松,燕军死伤无数,要不是燕王朱棣在身后亲自督阵,已经没人敢登上城头。
这一仗一直打到天明,真定城下堆满了燕军尸体。
燕军虽然分作两拨攻击,但一夜下来已疲不能兴,最后爬云梯都爬不动了。
见如此情形,蓝月劝朱棣说道“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再说,即使打下真定又怎么样呢?如果损失过大,即使勉强过了真定也走不长远,不如暂且撤回,先巩固好根据地。或许到时候真定的问题不需要打便已经解决。”
朱棣默然不语。
他看了看并不高大、已经破败不堪的的真定城墙,再看了看在沈追星带领之下,斗志昂扬的南军,暗暗叹了一口气,转身对众将官说道“攻城下策,徒旷时日,钝我士气。”宣布立即退军。
看着缓缓撤离的燕军,渐渐消失在北方的平原之上,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南军将士这才相信这是事实。
他们已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对抗燕军十万大军的围攻,坚守三日,城池安若泰山,令敌军望而却步,此刻终于见到燕军离去,众人欢呼雀跃,更多的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们纷纷聚集到沈追星身旁,再次齐声高呼“盛庸”的名字,真情流露,声震云霄。
燕王朱棣从七月初起兵,到八月末南下来到真定,大大小小十几丈,从无败迹。
但最后却被一座小小的真定城挡住了南下的去路,结束了首次南下攻打京师的征途。
最高兴的还是耿炳文,满脸的褶子都乐开了花。
他拉着沈追星的手笑着说道“你看我当时说你一个人便胜过千军万马,现在看来我真有先见之明啊!”说罢又哈哈大笑。
沈追星连忙劝阻道“耿帅,你的心脉已经受了重伤,此刻脆弱之极,千万不能大喜大悲的……”
“怕什么?有你这个神医在旁边,我看你那个真气一通,死人都能够救活了!”
“再说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开心呢?你知道真定城能够守住的意义在何在吗?”
“盛庸略知一二。”沈追星淡淡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我看你年纪轻轻,难道也懂战略吗?”
打了胜仗,沈追星也高兴起来,便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对于整体战局的看法都说了出来“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所以说,知彼在前,知己在后,可见知彼最重要!绕来分析一下朱棣的优势和劣势吧。”
“燕王朱棣的优势也很明显,他不但手握重兵,而且从小接受李文忠、蓝玉等明将的熏陶,这二十多年来不断的和蒙古人作战,他和他的军队有足够多的实战经验,这是朝廷大军远远无法比的,所以如果双方对攻,我认为燕军的实力更强,胜算更高。”
耿炳文很服气的点点头,“确实如此,说实话,如果我和他对攻,即使不发生失误,最后败的还会是我。那么他的劣势在哪里呢?”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