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邓元一事,魏帝不让东府司全权负责审察的缘由,便是心中存疑,怕江呈轶对邓氏有什么不轨之计。毕竟,多年来,邓氏一直是魏帝一势中最重要的核心力量。他自然不放心江呈轶这样一个出身江湖,半路杀出来的人独自审查。魏帝多疑多心,最相信的人便是多年来一直替他管着整个京城城防军,与禁军两位卫尉相抗衡互为监督的景汀。
邓府私宅爆炸一案,事出蹊跷,后又从废墟中找到了带着常山侯府特制金器的一具烧焦男尸,确认他是施安后。魏帝便更对着案子关切起来。
实际上,江呈轶算是看出来,眼下大魏的这位皇帝,虽然谋略才华并不输于当年的明君圣主明帝,然而却缺少了一份为天下百姓忧心的仁善之心。
他不够仁善,因而,年少时与先帝在朝中留下来的这些手握权势,几乎压制皇权的士族大家相斗时,一心只系在如何夺权之上。只要这天下不乱,百姓不闹事,他便不会去考虑这天下的赋税繁不繁重,更不会去亲自体察民生疾苦。
他担忧的也只有他的皇权罢了。
这些年,宁铮一直操控着朝庭,以一手遮天的权势,欺压平民百姓。大魏疾疾叫苦声连绵不绝,因而相比之下,一一己之力抵抗着权臣,并辛辛苦苦经营谋划,一心要为百姓除去奸佞之臣,为天下谋取一份安宁与平静的魏帝便是众人心中的明君明主了。
他那些爱民如子的盛美赞歌,也只是因为,他比宁铮更注重收揽民心罢了。
这样的国朝,日复一日下去如何还能有好的结果?
如今,魏帝这般重视邓府私宅爆炸一案,关心的并不是那七十几个枉死重伤的百姓,而是害怕官家若未能将此事处理妥当,会造成洛阳民众群情激愤,讨要说法的群乱之象。于是,他眼下更想要查出一个真相,哪怕真相查不出,他也要寻一个替死鬼,将其推上断头台,以此平息民怨。
而就在昨日,当他与景汀找到施安的尸体后,魏帝所关心的便不再是如何平息民怨了,他现在更忧心于是邓元府中出现施安的尸体的真正来龙去脉,疑心这其中是否是邓氏一族在其中作古,或是摄政王宁铮下的套子,耍的阴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江呈轶从前认为,凡间的大魏朝堂,只是因为有了像宁铮这样权势遮天的皇室血亲才会致使天下屡遭动乱,边国屡次三番侵犯国土而百姓口中盛传的那位声誉极佳,品行良善,一心为民着想的大魏皇帝只是苦于生在这样,士族只手遮天,皇亲国戚操控朝庭的时代,无法施展抱负才华罢了。
可,当他真正入朝为官后,才发现就算千机处已将天下奇闻,朝野动荡全都记载入册就算他熟知朝局,其实也并没有真正的了解魏帝。
就在江呈轶准备与景汀押着邓元赶回东府司时,身后传来一声苍老沉定的老人之声:“且慢!”
景汀停下脚步,与他一起转身朝身后望去。
只见邓国忠定定的站在他们的面前,面色铁青道:“请问大统领和江主司这是作甚?你二位都是有身份的人,如此这般押着我的孙儿不明不白的便从尚书台带走了人,难道不觉得过分了吗?”
景汀朝邓国忠尊敬一拜道:“还请太尉恕罪下官与江主司也是奉了陛下之令,才敢对邓大人动手的”
邓国忠冷笑一声道:“奉了陛下之命?陛下何时准允你们私自抓人了?尤其是你大统领,带着城防军前来是何意?”
江呈轶淡淡道:“陛下并非命城防军前来抓人,而是命晚辈带着城防军带着令府贵孙,前往东府司小聚一番。”
“小聚?”邓国忠瞪着眼嗤笑道:“江呈轶,你以为你再同何人说话?竟敢在我面前放肆?你和大统领这样气势汹汹地赶过来你同我说,你们只是小聚?你以为我会信吗?”
江呈轶却不慌不慢的说道:“如今是小聚,待晚辈问过邓大人一些事后便是看押了”
邓国忠怒道:“你说什么?!”
江呈轶斩钉截铁道:“晚辈与大统领已然查到了证据,证明贵府公子的确与其私府爆炸案忧关”
“什么证据?”邓国忠严肃着脸冲他道:“你倒是拿出来给老夫瞧一瞧?莫要在这里同老夫拖延时间”
江呈轶却并不畏惧于她,挺直腰板对他道:“东府司复查疑案,有城防军襄助,以及陛下的亲笔诏书案中所有内容一律不得告知外人,请恕晚辈不能应了太尉这样无力的要求。”
邓国忠惊怒道:“你!你胆敢这样和老夫说话?”
他身后带着太尉府下的数位侍卫,一怒之下,冲着他们招了招手道:“来人!将公子给我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