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有理想与理想化
桓玄这个人,诡诈权谋能力,世界级;作秀能力,国家级;治国能力,小区级。
自晋安帝继位以来,东晋连年战祸,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均渴望过安稳日子。桓玄在内战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之后,不管是不是个好领导,只要不打仗了,老百姓就都拥护。
桓玄上台之初,也确实想有一番作为,他罢黜奸佞之徒,擢用俊贤之士,东晋上下一片欢欣景象。
更令桓玄露脸的事儿是,他下令加强沿海防务,令困守海岛的起义军领袖孙恩绝望,投海自杀。
为安抚起义军,桓玄任命孙恩起义军的二号人物、孙恩的妹夫卢循为永嘉太守。东晋社会秩序渐渐趋于稳定。
然而,很快,国上下就对桓玄失望了。
执政者出发点再好,但如果制定的政策或理政的方法不当,最终结果不是为民,而是害民。
譬如,当年有一个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族中之人多生活奢靡、声色犬马。唯有一个青年,独守清净、为人谦恭、勤奋好学、作风严谨,成为这个豪门中的另类,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声名远播并扶摇直上,直至成为至尊。登基后,他爱民情怀不改,采取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惠民措施:
1土地国有化改革。将天下土地改名为“王田”,恢复井田制。
2其他国有制改革。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水塘等收归国有。
3解放奴婢。把奴婢改为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
解放奴婢可以理解为惠民措施,那么国有制又是为了什么?为了遏制土地兼并、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收归国有收税,再用税收为老百姓办事。初衷是好的,可是,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了多少年了?已经出现了六七百年了,你桄榔一锤子敲下:部国有!地主阶级不跟你拼命才怪。再加上同样过于急躁的币制改革,使平民也受不了了。于是,呼啦啦揭竿而起,冲进皇宫,砍了这位极具爱民情怀的皇帝的脑袋。
这就是被胡适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主义改革家的王莽。其人堪称才华横溢,发明的卡尺跟1700多年后西方发明的游标卡尺极其相似,设置的“五均司市使”办理赊账和贷款业务,跟现代的银行一模一样,以至于有人认为其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王莽在道德层次,更是无可指摘,甚至堪称道德模范。他的改革初衷,是认为当时礼崩乐坏,他要将天下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理想的礼治时代,实现政通人和。然而,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上层管理者最怕的就是没有基层经验,单凭理想和想象制定政策、发布命令,再加上不懂得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油盐酱醋要一次性添加的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动不动搞个休克疗法、朝令夕改,必然会产生混乱。
而桓玄,恰恰就是个性情中人,性情中人的特点就是感性大于理性。体现在治国上,就是对政令执行无坚定意志,朝令夕改。遇上大事儿,典型的“三拍干部”,一拍脑袋“定了”,二拍大腿“完了”,三拍屁股“走了”。这种领导,最容易让下属心生怨气,继而丧失威信。
客观的说,受过传统高等教育的桓玄,还是很有爱民情怀的。当时,因长期战乱,三吴地区遭遇大的饥?荒,饿殍满地,就连一些富贵人家也有钱买不到米,只好穿金戴银抱着财宝饿死,三吴地区的百姓纷纷逃亡外地乞食。
桓玄下令,开放国库赈灾,并让会稽内史王愉负责收拢外出乞食的民众回来领粮食。
然而,愿望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国库的米粮也不充足,回来的灾民也领不到多少米,甚至有些灾民在回来的路上就饿死了。
老王所在的单位,当年有个女副职领导,老百姓一提起来都竖大拇指。接待上访群众时,群众不吃饭她也不吃饭,群众哭她也跟着哭。然而,其批示下来的信访件,到了那个业务部门哪个业务部门摇头,不仅是可不行,而是按法定程序根本就不可能实施。这个女领导不是业务干部出身,而是秘书出身,后来交流到其他单位任职,本单位里负责信访的都松了一口气。
最害人的,不是让人失望,而是给予其不现实的期望后,再让其绝望。
而现实中,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老百姓吃不上饭。
桓玄隐约感到了自己的执政根基并不稳。为稳固政权,统治者常做的事就是转移国内矛盾,而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手段,就是对外发动战争。
桓玄想学习他老爸桓温,靠北伐来转移国内矛盾、树立威信。
403年,桓玄任大将军,并上表请求北伐后秦,但朝廷下诏不准。桓玄是实际上的军政一把手,皇帝又是个白痴,那么谁下诏不准的呢?
自然是桓玄自编自导,他想靠北伐树威,又没把握取胜,于是整出这么一出。
然而,这么做的效果是,不但无助树威,反而徒招世人鄙视。
最要命的是,桓玄执政得罪了一整个阶层--下等士族和庶族寒门官员。
东晋孝武帝和丞相司马道子,为了限制士族豪门,曾陆续起用一些下等士族和庶族官员,如今,士族豪门的代表桓玄执政了,这些人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国上下的怨气,桓玄逐渐感受到了,焦虑之下,他做出了一个选择—加紧篡位。
连他老爸桓温这等北伐名将、一代枭雄都没敢迈出实际篡位的这一步,桓玄却迈出去了,这一迈,就再也没回来。
桓玄先让朝廷任命自已为相国、楚王,划南郡、南平郡、天门郡、零陵郡、营阳郡、桂阳郡、衡阳郡、义阳郡和建平郡共十郡为楚王封地,加九锡。
锡,在古代通“赐”。所谓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王或者有卓著功勋的大臣的九种礼器,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这些礼器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故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因此被加九锡的臣子,基本上是位极人臣的。
先看这九种礼器代表的意义。
1、车马。车指大辂、戎辂。《礼记·乐记》: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戎辂,兵车。马,是指玄牡二驷。玄牡,黑色公马。二驷,八匹。玄牡二驷,就是八匹黑马。赐车马,是赐给有德行的人。
2、衣服,指衮冕之服,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再配套一双红鞋(赤舄)。能安民者赐衣服。
3、乐县,也称乐悬,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的,能构建和谐社会的人赐给乐县。
4、朱户,即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朱户。
5、纳陛,即登殿时特凿的陛级,登升者不露身,类似于给个贵宾专用通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6、虎贲,即三百手持戟、铩等武器的守门壮汉。能退恶者赐虎贲。
7、弓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弓矢。
8、斧钺,能诛有罪者赐斧钺,这比包拯的四口大铡更拉风。
9、秬鬯(音句唱),指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供祭礼用酒。孝道备者赐秬鬯。
把这九种东西赐给你,证明你的德能勤绩廉综合指数国第二,仅次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