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日朝堂,迪王爷带着右丞相随建安国的其他众臣一同上朝,建安国的朝堂大殿,气势恢宏,比岳阳国的要大出一倍,更加庄严气派。默迪站在殿中央,不卑不亢,右丞相站在他的斜后方,建安国的众朝臣分文武分列两旁。
建安王有三子一女,长子与一女是皇后所生,是嫡出。次子和三皇子由两个嫔妃所生,是庶出。与岳阳国不同,在建安国,储君之位毫无争议。皇长子名冯楚,自小傲慢霸道,但天资过人,文韬武略,深得众朝臣拥戴。
“陛下到!”只听得太监一声高喊,众朝臣齐刷刷跪到参拜。待建安王坐到龙椅上,众朝臣纷纷起身。
迪王爷没有起身,右丞相看王爷没有起身,自己也没有动。
“迪殿下,免礼”皇上看着跪在殿中间的默迪说。
“禀建安王陛下,岳阳国皇长子默迪特来请罪,贵国三皇子死于我国,凶手是——我,在下听凭陛下处置。”默迪沉稳说着。
场哗然,连跪在后边的右丞相也是大吃一惊,不知为何迪王爷会如此说。
默迪知道,建安王是铁了心要攻打岳阳国,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默迪这样说,就是怕建安王以没有抓到凶手为借口,举兵进犯岳阳国。你死一皇子,我们出一皇子来偿命。彻底断绝建安王以三皇子的死为由攻打岳阳国。默迪想先保住岳阳国再说。
建安王听默迪如此说,也是一惊。跟出使岳阳国回来的吕丞相说的大相径庭。考虑起事情的发展走向。
“还请陛下让我把话说完”迪王爷继续说:“陛下若是杀了我为三皇子偿命,自然理所应当,但这样就会激发我国上下国民众怒,定会激发斗志,砥砺前行。我父皇如今虽只有我一子,但长千岁还在,长千岁子嗣众多,皆为我默家皇室血脉,也不是说没有传承。而且我国会发国书昭告天下我为建安国三皇子偿命之事,我想其他诸国多半会同情我国,并会质疑建安王的所作所为。我为三皇子偿命之后,岳阳国与建安国算是两清,我国不会做任何赔偿,这样贵国也会失去很多利益。若能饶我一命,我国拟了一份《赔偿详册》,会按详册上所列,给贵国一些赔偿,我国也会发国书昭告天下感谢建安国的深明大义。我想建国王陛下因此事也会深得人心,得到其他国的赞许。这只是我的粗浅想法,想必建安王陛下深谋远虑,更能权衡其中利弊。至于如何抉择,在下敬听陛下决断。”
朝堂上众臣陷入沉思,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的,头脑都不简单。看到迪殿下如是做、如是说,都心领神会。现在默迪主动认罪,愿意以命偿命,建安国就没有了攻打岳阳国的理由,若盲目举兵,则会引起众怒,有被围攻之险,不能再想攻打岳阳国之事。至于是要默迪的命,还是要其他的,就要看陛下的态度。默迪用自己的命在赌,赌在建安王心中物质上的巨大利益比他亲生儿子更重要。
建安王沉思了一会儿,心中已有了大概,想和朝臣们再商议一下,把事情处理的更好。看了下默迪说:“迪殿下,你杀了我儿,此事定不会轻饶你,定要给我儿、给建安国上下一个交代,念你敢于主动承认,千里迢迢前来请罪的份上,暂且将你一行人等关押在馆驿,具体如何处置,明日朝堂之上再作定夺,今日你们暂且退下吧。”
“启禀陛下,这是我国拟定的《赔偿详册》,请陛下阅目,还有我国给贵国的国书、国礼,也一并奉上。”右丞相拿出东西举到头前。
建安王看了一眼身边太监,太监会意,把东西取来放到陛下面前的书案上。
右丞相轻轻擦了下额头的汗,刚才被王爷的言语吓到,差点把正事忘了。
“陛下,在下等人告辞”迪王爷说着起身向殿外走去,右丞相跟在后边。默迪知道,此事已经成功了一半。
默迪和右丞相刘敏走后,朝堂上都是建安国的大臣,大家开始商议该如何善后。
转眼第二日,迪王爷与右丞相随建安国众朝臣一同上朝,站在朝堂中间,等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