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丕曾经给吴质写信,回忆他们的宴会。在那一篇《与吴质书》里,他以一排漂亮的骈句,铺陈已经过去的好时光:说他们出去玩的时候,各自的车子连在一起,在北场追杀飞禽走兽,提着猎物到南馆去吃饭聊天。“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大家的座席挤挤挨挨靠在一起,没有尊卑贵贱。酒酣耳热,熏熏然之际,常就着手边的事物随意开始命题作文比赛。厨子献上一只瓜,刘桢就和曹植捉对即兴,各做一首《瓜赋》。节气正值大暑,王粲、陈琳、刘桢、曹植每人一张绢,援笔濡墨,便有四篇《大暑赋》。看到有趣的玩意儿,比如珍稀的鹦鹉,也来搞一场作文比赛,《鹦鹉赋》一再出现在王粲、陈琳、阮瑀、应玚的文集里。
喝高了也难免兴奋胡扯,于是就随便挑拣出儒家六经或者诸子百家中的几章来各抒己见,东拉西扯。辩论和作文比赛自有输赢,这些人里面有不少杰出的音乐行家,像是阮瑀、陈琳,都是古琴演奏家,他们输了大家正可以借机一饱耳福……
曹丕写这封信的时候,那些欢乐的夏夜都已经成了往事。徐幹、应玚、刘桢、陈琳都死在建安二十二年的一场大瘟疫中,在这之前,王粲和阮瑀也已经谢世。曹丕在回忆这段友情的时候说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他对吴质说,伯牙为子期绝弦,仲尼为子路覆醢,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难再有。我的朋友们,虽然不比古人,但也是这个时代的翘楚了,这天下还会有杰出的人才,也许后生可畏,但我和你是见不到了。对我来说,大概是再也没有像昔日一样宴游的机会了。
不仅曹丕,曹植在这一点上也和这个他斗了半辈子的哥哥有同样的感慨。他的一首《公宴诗》里也描述过相同的场景: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阪,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他们不约而同地以温柔的笔触描述那些短暂的宴会,甚至明知不可能,却依然真诚地期望能永远如此。在这样的场景里面,有纯粹的兄弟情、朋友情。那些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被大家自觉隔绝在宴会之外。有的,只是才华的碰撞,人生审美的享受。汉末的士人聚会过于政治化,太过沉重。邺下文人们的聚集是轻松、惬意的,他们的宴饮把汉末的“清议”渐渐变为“清谈”。更放松、更活跃、更不受政治束缚,从职业抱负变成人生乐趣。
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开启了后来中国特有的沙龙文化——“公宴”:金谷园的雅集,兰亭的聚会……一群性味相投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喝茶喝酒,俯仰天地,口谈玄言,手挥五弦。中国的知识阶层,真正用心地去享受生活无疑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
只是,他们没有办法永远躲在西园里喝酒聊天,在他们的花园之外,是白骨连天、易子相食,是连年战争、饥荒造就的荒凉。他们因为这种荒凉而倍加珍惜生命,躲进诗与酒之中,但诗和酒无法永远庇护他们。
所以,有一天,应玚在一片欢乐的氛围里有些格格不入,写了一首很另类的《公宴诗》: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