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网游竞技 > 生命的觉醒 > 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利益一切有情众生(1 / 1)

(),

“我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为了让他们能够成佛,我愿意去付出”,口头上说说,只是口号;用头脑认真思维,形成一种愿力,仍须实修,才能渐进圆满。发出了这样的愿菩提心,可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实修,即自他平等、自他交换、他比自重。

第一种是“自他平等”法,与平等舍很类似。无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却一直认为有个实有的“我”存在,而且是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依赖,因此对“我”特别珍爱,会对“我”执着。从出生一直到长大、老、死的过程,无论我们对他人有多少的付出,有多大的爱心、耐心,仔细探究,不可否认的是,最爱护的还是自己。以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想脱离轮回,想要成佛,也是因为太爱自己。

人最偏袒、最关爱疼惜的,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无论何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身心非常健康,外在没有生理上的病痛,内在没有心灵上的忧恼,任何小伤害对我们来说都是最无法容忍的。想一想,如果连别人小小的语言讽刺、一些稍不客气的恶语言辞,我们都无法忍受,更别说他人的打骂或伤害。同样,每个众生和我们一样都希望离苦得乐,只要是有生命的众生,无论外在有多凶猛、恶劣,或是多温驯、慈祥,心态上都一样不希望痛苦而希求快乐,问题是不知如何分别什么作为可以带来快乐、什么因果会带来痛苦。

我们的愿望与想做的事情在因果关系上不成比例,不符合因果逻辑,甚至是完颠倒的。因为希望快乐,所以想方设法让自己拥有,却在拥有的过程中想方设法伤害别的生命。当每个众生都有如此的心态时,就会导致彼此在相互伤害中求生存。轮回中痛苦的这些众生,无始以来到目前为止,都是依照这种模式在生存;因为有无明的存在,所以根本不知道如何舍取因果。

我们都被自己的贪念、嗔恨、嫉妒、傲慢等等妄念所左右,在这些情绪的势力范围,每个生命都会为了保护自己而犯错。既然我们要做一个修行者,那么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更不应该去偏袒任何一方。要一次又一次地思维:也许我现在最不喜欢的人,昨天或前世是对我恩德最大的人;现在我很喜欢的众生,也许是我欠他很多的冤亲债主,甚至可能是前世的仇人;今天的仇人,也许明天会是帮助我最多的恩人;今天的情人,有可能会是明天的仇人;因为亲仇关系无常,所以我现在要不分亲疏,平等地看待。

必须不断地训练自己这样思维,而不是偶尔或短时间想一想就能做到;如果不愿用心去训练自己接受而慢慢习惯,就不容易做得到;如果能习惯,自然就可以做到自他平等。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让自己满足、达到自己的欲望而努力,甚至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牺牲最宝贵的生命。现在就要想:为什么我愿意为自己这样付出,也希望别人对我付出,却不愿意用同样的方式对别人付出?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年轻人时,希望长辈能呵护疼惜我们;当自己长大成人,这些长辈步入老年时,开始觉得他们讲话啰唆,做的事情也不合我们的意,愈来愈讨厌。想一想:我们年老时,也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服侍自己、孝敬自己,可现在有人需要我们照顾时我们却吝于付出。又比如,我们生病时,多么渴望有人来探视安慰,期盼医生赶快医好自己,让自己从病痛中解脱;可别人生病时我们就躲得远远的,不愿意去接近,大多数人都会对病房、医院等地方有恐惧感。我们要知道,人的生命有着相似的过程在循环,现在这些我们所不喜欢的或想逃避的情境——病人、老人、啰唆的人,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也会走上他们的道路。这些都必须深入去思考才能细细体会。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拥有快乐、财富、权势时会非常满足惬意,所以,在别人拥有时我们也应该感到同样的快乐。特别是菩提心所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希望六道所有的众生都可以得到如此的福报与功德、同时尽心力为他们付出的心态。古时候许多高僧都曾经告诉弟子们要学会一个法门,就是训练自己将所希望的和想拥有的给予别的众生,而自己不希望也不愿意接受的事物,不要给予别人。我们对自己很珍惜,所以要学会用同等的心情与方式去对待别人。你付出如此伟大的爱给别人,到最后从中享受最多爱的是自己。要学会平等去看待每一个生命。这是“自他平等”。

第二种是“自他交换”法。我们身染疾病时,是多么不希望自己生病!西藏人说:“强壮的人碰到病痛时,犹如被小石头打中的小鸟,可怜兮兮,双眼没有光芒且颤抖。”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哪怕是被称为铁人的运动健将,碰到病痛时也会像只衰弱无助的小鸟。修“自他交换”时,我们可以观想他们的痛苦,也可以去想地狱众生在燃烧的地狱中受寒热之苦的景象,或饿鬼众生受饥饿之苦的景象,或是傍生道的无明众生弱肉强食等等痛苦。当我们不断观想他们所受的这些痛苦时,在强烈的对照下,可以清楚知道现在的我们还蛮快乐的,拥有许多难得福报,特别是拥有最珍贵的暇满人身。

接着可以这样观修:当我们呼吸时,将吐出来的气观想成自己所有一切的快乐、财富、健康、善根、得来不易的暇满人身等等一切福报与功德,像脱下衣服让别人穿一样,完送给众生;吸气时,观想众生所有的灾难、病痛、烦恼等业力,完吸入到自己身上。以这样的方式,不停地循环观想。有时,如果自己真的产生了烦恼或病苦,就可以想一想三界、六道里有多少众生所受到的苦,可能和自己目前心灵上的烦恼一样难以承受,或是与自己现在身体上的病苦一样疼痛难忍,他们可怜无助,希望他们的痛苦能转移到我身上,让我承受,他们因而能脱离痛苦,得到平安、快乐以及福报。这就是自他交换法,它是进入大乘佛教的心要法门;这种想法能在心中产生一次,很多劫的罪业自然而然当下就净除了。

以前释迦牟尼佛还是凡夫俗子时,堕落到地狱受苦,他和同伴嘎马若巴被当成牛马般地拉车。两人拉着一辆非常大的拖车,可力气不够,拖不动车子,地狱的狱卒便用炽热的兵器捶打他们,非常痛苦。他就想:“反正两个人拖也到不了目的地,如果这样,何必让同伴也一样受苦,就让他的痛苦加在我身上吧!如此一来,同伴就可以得到解脱,不必再受狱卒的捶打。”所以他就对狱卒说:“你可不可以将套在他脖子上的绳子套在我的脖子上,我来替他拉,两人的分量我一起拉?”地狱的狱卒一听他这样讲,生气地回答:“哪有自己造业留给他人承受?天下只有各自造业各自承受,谁说你可以替别人受这个业报?”于是拿着铁槌就往当时还是凡夫身的佛陀头上敲打下去,佛陀旋即死亡,意识即刻投胎到三十三天界。这样的福报来自哪里呢?因为当时他对同伴受的苦生起慈悲——他的痛苦由我承担,我来帮他拖好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自他交换心态,让他在被狱卒打死后马上投胎到三十三天界,否则地狱的众生是被打多少次都不会死的。六道里只有两个地方的众生想早一点死却死不了,那就是地狱道和饿鬼道的众生。这是佛陀第一次发现利益他人就是在利益自己,作自他交换法,很快让自己成就。

第三种是“他比自重”法,这就需要更大的发心。无论我在轮回中或堕入地狱,遇到痛苦或生病,面临损失或失败,遭遇任何违缘我都可以忍受,同时希望所有众生的痛苦都成熟在我身上,我所有的安乐和福报都完成熟在他们身上。刚刚是自己和众生交换,现在则是完不考虑自己,只为众生着想,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所有的利益、快乐、财富、势力,愿意赴汤蹈火,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的心态,就是“他比自重”。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转生为莲花国王。有一次,国内出现了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很多人因此失去性命,而医生找不到可以医治的药方。最后,有个医生告诉国王,只有一种叫若合达鱼的鱼肉才能使百姓从传染病中得到解脱,可这种鱼已经绝迹了。国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难过。因此,在一个初八的早上,他沐浴之后穿上一件干净的衣服,接受斋戒般地受戒,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后,祈祷并发愿:“希望我死后能马上投胎为已经绝种的若合达鱼。”这样发愿之后,他便到皇宫顶处往河中纵身一跳。跳下去后,国王马上变成若合达鱼。这条鱼来到岸边,开口以人类的语言对人们说:“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赶快来食用鱼肉。”当大家切鱼肉时,切完左边,切右边时,左边长出肉来,切左边时,右边长出肉来,就这样治愈了很多人。

西藏古代有个智慧光国王,虽然他被关在牢狱,却嘱咐他人不可以用黄金赎换他的生命,要将黄金用来迎请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扬佛法,最后他为了佛法而牺牲了生命。他的想法是众生因佛法而得度,失去自己一条生命不算什么,众生的利益才重要。这就是完的“他比自重”。在佛的本生传记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自他平等”、“自他交换”、“他比自重”,都是非常殊胜的,但要在我们心中真正生起,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我们先用观想的方式,慢慢地做,先从自己做得到的地方开始。比如开车遇到抢路时,我们将车停一停,让对方先通过,也是“让他比我们更重要”的“他比自重”的修法。类似这种方式,让小小的善行一点一滴累积下来,渐渐地就可以变成像上述那种大菩萨行。有了为众生可以放下一切自私的想法,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妙臂请问经》中提到:“在自己心中产生愿菩提心时,不管在睡觉中或放逸时,福德仍然会绵延不断地产生,而且广大无边到遍满整个虚空。”更何况是在行菩萨道。

真正能行菩萨道的人其胸怀的广博都是无以言表的。就像《入菩萨行》回向品的两节颂言中所说:“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众生诸苦痛,愿悉报吾身!”这就是一种深深的愿力,不舍一切众生的慈悲大愿。

最新小说: 奥特:吊打小金人,这是吊车尾? 开局被雏田通灵,猫仙人霸凌忍界 崩铁:拜师飞霄,我无敌你随意 先知足球 一统忍界你不干,忍村制度你哭啥 穿越到以SP为主的世界学校 帝王怀孕肚腹圆隆憋尿 将手脚绑上刷子刷尿孔文章 顶上我妙手回春,关你海军什么事 我上单冠军皮肤选vn关乌兹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