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江海中的浪潮是一浪接着一浪的,犹其是在涨潮时,更是会一浪比一浪高,一浪比一浪大,而此时联军的冲击也是如此,犹其是在久经战阵的吴霸和彪悍无匹的郭三的率领之下!
吴霸亲冒矢石,一边用手中朴刀格挡开城头女墙上射下来的剑尺,一面指挥着兵士扛着云梯冲向城墙。攻城是硬仗,没有什么花哨的攻战技巧可言,吴霸用的是他一贯的作风——身先士卒,来激起部曲高昂的战斗意志。
几次的冲杀后,城墙上的弓弩手的攻击终于跟不上吴霸部曲的冲杀速度,不知道是因为城上的箭矢快用尽了,还是弓弩拉弓的手臂累了,城上射下的箭矢渐渐的在变的稀少,终于云梯第一次架上了城墙,一个兵士攀着云梯往城头爬去……
郭三虽是勇悍,但是到底是没有正儿八经指挥军队打正规战的经验,他所擅长的是缉捕贼盗以及与整治一些刁民无赖的经验,若一定还要说有别的什么本事,那就是在亭驿接待往来客商时,他能凭借对方的衣着服饰、言谈举止,甚至是对方微小的神情变化判断对方的身份地位,以及一群客人他们之间的主从地位、相互关系等等,而这些看似攻打城池八杆子也打不着关系的本事,却也形成了郭独特的作风格,让陈仓城的官军也付出了不小付代价!
第一波的冲杀,郭三是依样画葫芦照着吴霸的样,领着兵士往城下冲,但一轮冲击下来不但没摸着城墙根却留下了一地的尸地,这下他不干了。
“不能这样搞啊!”他想起了之前捕盗时的那些情形,有时到了冬月盗贼蜂起,大一点的团伏能有十余人,而自已这一个亭把自己也算在内拢共也就六个人,而真出得上力的只有五人,这亭父得除外,亭父只负责亭内的洒扫、盥洗和做饭,因而乡里给安排的是个年逾古稀的退伍老军,倒不是乡里欺负他,各个亭基本都是如此。平日里这亭父老张总爱给大伙讲他年青时如何跟随着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纵横大漠驱逐羌胡的故事,但任他把自己说得如何英勇,大伙儿只能故事听,再者他都那么老了,还能有什么用?所以,即便他没有吹牛,外出的捕盗郭三也不会带上他,而亭父的责任也不是捕盗,所以,郭三的捕盗队伍最多是五人。
“要按现在这么个打法,贼没抓到,自己倒要死绝了!”郭三暗忖,他把这攻城当成“捕盗”了。
在吴霸组织第二波冲城的时候,他开始仔细的审视这陈仓墙头,把这高大的陈仓城当做是一个贼巢,观察城上的守军,就像观察到他亭中住宿歇脚的往来客商,然后通过对城墙上守军服饰的判断,对他们相互之间言行举止的揣摩,判断出哪些是军官头目。
别说还真给他判断出了个大概,只不过他这个费尽心机的判断吴霸一眼便能看清,这也是郭三没在官军正规的军伍中待过的缘故,不了解官军内部的状况。
而有了大致的判断,郭三的打法便开始不同于吴霸。在吴霸指挥他的部曲,扛着云梯再次中向陈仓城时,郭三将他的部曲分作了两队,一队举着盾牌防护着城墙上射下来的箭枝,而另一队则人手一张硬弓,在盾牌队的掩护下,慢慢靠向城头。
郭三自己也在这弓箭队中,并且这之中他自领了一小队箭法精准,膂力过人的弓箭手,他要先射杀那些军官头目。
他相信——擒贼先擒王!<scripttype="f14f738c35b89b94ec18a43d-text/javascript">show_ht3();</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