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到了年底,家宴之前,宇文皓便跟太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太子听完之后,并未觉得意外或者震惊,只是郑重地道:“爹爹,既然您把重任交托给我,我不敢保证说北唐一定会比现在更好,但我会用尽最大的努力去富国富
民,也会继续筑建铁血之师,维护我北唐国土不受侵犯。”
边防要塞,军事重地,各地驻军兵务,他早就钻透了。
近这两年,他开始研究民生,官场,也把当初安丰亲王写的那份帝王术反复看了数次,但凡有时间,便去拜访贤士,促膝详谈,听取他们的建议。
一年前,他就正式成立了东宫智囊团,这些人囊括了各地的贤士,有些在京,有些在野,但时刻保持书信往来,若有传召,他们也愿意抵京。
监国这段日子,他小试牛刀,提拔了一些新锐想法的官员入各衙门,去打破原先比较陈旧的规章制度。
做这么多,是因为知道父皇有退意,父皇退,一则是希望多陪伴妈妈,让妈妈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因为妈妈所做的事情,于整个人类是有益处的。
而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北唐能再上一个高度,现在百官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北唐富强了,可以施行无为之治,一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因为,他们觉得如今日子好了,不做,就不出错,做了,要承担风险,那还不如不做,反正日子过得去。
父皇试过改变,与首辅打了配合,但是,大家积极性缺乏了,事情就办得半桶水,不到位,隔靴瘙痒有何意义只会劳民伤财。
把父皇和首辅带领的内阁累得不要不要的。
但若主朝的老板换了,百官想再安坐太师椅上翘脚闲度可就不现实了,新老板是有自己的团队的,你不拼一把,就要下岗。
所谓新人事,新作风,当起了一个头,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后面就容易办很多。
北唐现在不差,但是也停留在了五六年前,无法再往前跨越一步,和大兴大周始终是有一定的距离。
一个皇帝在位的期间,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小缩影,有了成绩会开始,不破不立,该重新立一下新朝规矩了。
这点,宇文皓和儿子想法是一致的。
所以,父皇提出,儿子只做出了努力的保证,权杖就在这默契间,完成了大部分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