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网游竞技 > 三国大教皇 > 238曹操攻宛

238曹操攻宛(1 / 2)

在教会忙着将血红十字大旗插上青兖二州各县城头的时候,各路诸侯也没闲着。

风云变幻的时代拉开序幕,只不过出乎栾奕意料的是……率先有所动作的并非实力最为强劲的袁绍,而是最为渺小的曹操。

在陈宫帮助下,曹操从栾奕的囚禁中逃回陈留之后,在大梁城与荀彧、荀攸叔侄及程昱相见。

四人数年前在洛阳有过一段不错的交往,曹操亦对荀彧叔侄及程昱之才多有了解,此番闻知三人来投,喜不自禁,直呼:“文若真吾之子房也!”

在陈留站住脚后,曹操生怕教会大军调转方向,来陈留追杀自己。便迅速与河东卫家达成一致,受卫家资助招兵买马。在陈留原有人马基础上集结三万大军,于陈留兖州边境,定陶、商丘、梁郡一线一字排开,意图用城郭之险,抵御栾奕随时而来的反扑。

只不过即便如此,曹操、荀彧、荀攸、程昱四人仍不放心,他们深知教会兵强马壮,董卓凭虎牢、函谷、潼三大雄关都没能拦住气势汹汹的教会卫士,以陈留三万大军很难敌过以栾奕为首,兼有吕布、关羽、张飞、赵云……悍将云集的教会大军。

为此,荀攸建议曹操在陈留境内实施犁路为田策略,将兖州至陈留沿线全部官路、小路破坏殆尽,桥梁、港口全部摧毁。以阻挠教会兵马行军,尤其可以阻碍教会粮草辎重补给。粮车跟不上,大军行动自然也会随之受阻。

曹操从其言。更令他庆幸万分的是,犁路为田策略刚刚实施完成,陈留兖州一带一连下了七八天的大雨,大雨倾盆,山洪不断,浇灌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陈留兖州边境立刻淹成一片泽国,连商队都无法互通,更别说大军了。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算是彻底断绝了教会兵马攻打陈留的路径。

与此同时,荀彧借着栾奕自始至终未对陈留有所动作,连兵马都没有集结这一现象,以及田楷攻克东平陵县这一情报,立刻猜出教会方粮仓被毁余粮不足,秋收之前无法对陈留开展任何军事行动,而秋收之后便是冰天雪地的北国寒冬,更不适合大军作战,由此可见,今年之内,栾奕不可能对陈留用兵。

有了这番判断,曹操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陈宫适时谏言,道:“主公切不可苟安于陈留一境。陈留国辖域虽比济南国宽广,人口也比济南国多。但现在的栾奕可不仅仅拥有一个济南国,少帝已经昭示天下御封吕布为青州刺史,青州已然落入栾奕之手。兖州亦是半入栾奕袋囊,随时改换门庭姓栾。如此一来,栾奕坐镇二州一国之地,声势更甚以往,待他夯稳基石,来攻陈留,主公以一国之地相抗,恐难久战!是以,宫建议主公,趁此天作良机,开拓辖域。”

曹操深为赞同,经商议决定,曹洪留守陈留,由夏侯渊为先锋,曹操亲任中军主帅,荀彧为军师祭酒,程昱为中军别架,夏侯惇、曹仁、李典帐下听命,乐进总督三军粮草,林林总总两万大军兵锋直指许昌。

此时,坐镇许昌者姓杨名奉,原在李傕帐下效命。后在栾奕击杀李傕攻破函谷关时兵败,慌不择路退走,在旷野中迷了路,因而没能及时赶回潼关。等找对方向来到潼关外时,栾奕大军已经将潼关围得水泄不通。杨奉自知,自己手下那点儿人马根本闯不过教会大营,进不了潼关。而进不了潼关也就意味着回不了长安。

无奈之下,只得引兵南下,退向宜阳。他原本还想攻占豫州宜阳县暂时住脚,却久攻未下。豫州名义上是袁术的地盘,闻知宜阳受袭,袁术立刻派大将纪灵前去支援。

杨奉哪里是纪灵的对手?大败而归,手下仅有的2000多西凉残兵又折去一半,仅剩千余人向东狼狈逃窜,被纪灵追出近百里才算逃出升天。在几近走投无路之际,杨奉幸运的遇到了在山中落草为寇的黄巾旧部韩暹。杨韩二人交流一番,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结为异性兄弟,合兵一处。后又集结兵力攻下了许昌,以求招兵买马再图大事。

然而,杨奉、韩暹还没把许昌城郡守府的坐椅捂热乎,便得到了曹操提点大军杀奔而来的讯息。

杨奉、韩暹自知曹操兵多将猛,不敢轻易迎战,便紧闭城门,固守不出,意图借城关之险逼退曹操。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曹军濒临城下,一连数日都没有攻城的意思。不慌不忙三面围住城池,仅留西门不设营寨。

杨奉这才想到,此时已是秋收时节,城外村镇广袤的土地上满是没来的及收割的粮草,而城中则是粮草严重不足,难以供应大军久持。

看透这一切,杨奉垂首顿足不已。他深知,若是相持日久,待许昌城内粮草用尽,手下兵将士气大跌,必然自乱阵脚。届时,曹操无需动用一兵一卒,许昌不攻自破。若是选择从西门退走……曹操明摆着给他玩了个围三阙一,西门外虽没有曹军营寨,但安置的伏兵估计一点也不比其他三门少。这条路看着似是活路,却是所有退路中最凶险的死路。

面对荀彧送出的这记阳谋,杨奉绞尽脑汁苦无对策,最终只得听从韩暹建议,率众出城请降。

最新小说: 奥特:吊打小金人,这是吊车尾? 开局被雏田通灵,猫仙人霸凌忍界 崩铁:拜师飞霄,我无敌你随意 先知足球 一统忍界你不干,忍村制度你哭啥 穿越到以SP为主的世界学校 帝王怀孕肚腹圆隆憋尿 将手脚绑上刷子刷尿孔文章 顶上我妙手回春,关你海军什么事 我上单冠军皮肤选vn关乌兹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