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披挂起铠甲,曹铄走出了帐篷。
等在帐外的许褚见他出来行礼说道:“曹公等候公子已经多时。”
“刚才把铠甲卸了,父亲叫我过去,说不准是有要紧事。”曹铄说道:“重新披挂,耗费了些时间,仲康兄莫怪。”
“我不过是传令之人,公子做事总是会有道理,怎么敢责怪。”许褚说道:“还请公子快些与我去见曹公,不要让他等的急了。”
没有向许褚询问曹操叫他做什么,在许褚的陪同下,曹铄来到了帅帐。
到了帐外,许褚禀报道:“启禀曹公,长公子来了。”
“让他进来!”帐篷里传出曹操的声音。
掀开帐帘,曹铄走了进去。
他抱拳躬身向曹操行了个大礼:“父亲叫我?”
“今天在碣石山,你怎么没有说话?”曹操问道。
“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就没言语。”曹铄回道。
“怎么会不知说什么?”曹操说道:“杨修和荀彧说的话,你总能接上一两句。”
“杨修的话不好接,荀彧的话不能接。”曹铄说道。
“哦?”曹操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你倒是说说,杨修的话怎么不好接?”
“父亲一首《观沧海》,尽显王者风范,如果我是杨修,即便听出也绝不会说出。”曹铄回道:“他的这句话,如果我说是溜须拍马,不仅违心而且也会惹父亲不快。倘若我与他一道打肆赞扬父亲,被有心人听去,父亲恐怕是要背负个乱臣贼子的罪名。”
曹操微微一笑:“一首诗而已,怎么就成了乱臣贼子?”
“重要的不是诗,而是杨修对父亲的赞扬。”曹铄说道:“所谓王者风范,说的当然不是分封各地的封王,而是统领天下的王,也就是皇帝。父亲敢不敢承担这样的名号?”
微微眯了眯眼睛,曹操嘴角一牵:“我当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既然父亲不会做,又何必为了几句赞扬,而背负罪名?”曹铄问道。
曹操点了点头:“杨修的话确实不好接,可荀文若劝我的话,你总是该接两句。”
“同样不好接。”曹铄说道:“当今陛下昔日衣带诏,已是令父亲心寒。像这样的皇帝,所以没有把他废了,无非是汉家只有他这一支独苗而已。父亲是忠臣,却绝不会愚忠。甚至当今陛下一旦掌权,很可能对父亲不利,又怎么可能给他咸鱼翻身的机会?”
“咸鱼翻身。”曹操说道:“这个词倒是用的不错。”
“实话说。”曹铄接着说道:“衣带诏那件事,别说父亲,就算是我,到如今也是耿耿于怀。倘若汉家还有其他人,我早就提议请父亲把他给换了。”
“这种话还是不要说的好。”曹操说道:“我不是董卓,不会随意废立皇帝。”
“父亲忠心可表日月,可我这做儿子的,对君的忠显然不如对父亲的孝。”曹铄说道:“在忠君和尽孝之间,我必然会选择后者。”
“你没说话,我就知道你是这么想。”曹操站了起来,走到曹铄面前:“叫你过来就是为了提醒你,将来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对荀文若下手。”
诧异的看着曹操,曹铄问道:“难道父亲认为我会对荀公怎样?”
“你和我不同。”曹操说道:“我世受皇恩,早就舍身大汉社稷。可你出生以后,面临的确实分崩离析的汉室。如果能对这样的汉室怀有忠贞,你反倒不像是我的儿子。我要你做的只有一件事,将来无论荀文若等人如何骂你,你只当没有听见,给他们留条活路就好。”
“父亲放心。”曹铄说道:“荀公为我们曹家也是鞠躬尽瘁,我又怎么可能忘记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