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年初八的早上,大明国新年后的第一天早朝,皇帝朱知在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后首先提起了燕锦暄著的《水经备志》。
“堪称朕看过的最好的治水之书,它将大明国的所有河流及其分布都做了相当详细的介绍,尤其里面关于各条重要河流的分析,不仅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疏通、改善方法,还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的地理结构以及形成原因,这对后人研究河流与地理皆能提供极大的帮助,大明国有此书河患无忧矣!”朱知满脸欣慰地说。
文武百官纷纷点头,但严世冲及其党羽自然是没什么好脸色的。
而朱知一向对燕锦暄的能力赞赏有加,所以他想趁机提拔燕锦暄。
以燕锦暄工部左侍郎的官职来看再往上升便是工部尚书了,然而工部尚书沈家辉这几年里倒也兢兢业业,抓不出他什么毛病来,所以朱知又不好直接将燕锦暄提到沈家辉的位置去。而其他部的尚书人选也都已经定好,目前来看要更换是不大可能的。
那么,要提拨他的话就只能从六部之外的职位考虑了。
朱知寻思着。
忽然间,朱知眼睛一亮,略加斟酌后便向着燕锦暄朗声说道:“鉴于燕爱卿近年来的功绩,朕决定授任你为中书省参政知事,从今年五月份起正式就任。”
满朝顿时哗然。
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同于副宰相,其职位仅次于内阁大学士,可直接参与皇帝的各项政议,皇上竟然将此重任交给一个才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况且在任的的中书省参知政事董腾也并没有辞职的意向啊。
得知此消息后最为惊讶的便是严世冲了,他立即用眼神示意吏部尚书严同出列阻止。
严同哪里敢不从。赶忙出列道:“皇上,中书省参知政事一职非同小可,必得有相当阅历之人方可担任,燕侍郎年纪尚轻,处事难免欠缺稳重,恐不是最佳人选。”
随即又有严世冲的另外两名党羽出列以此职位的董腾各方面皆能胜任为由而反对朱知启用燕锦暄。
燕锦暄则脸色淡定。
在一年前他就已经为自己今年的发展方向做了规划。
当时他就知道自己想要直接升为工部尚书是行不通的,因为沈家辉是个称职的尚书。加之他也认可沈家辉的为人和感念他对自己的栽培。所以并不想和他有利益上的冲突。
因此他开始仔细地斟酌其它的职位。
很快他就想到了参知政事一职,因为董腾已经五十有三,最多只能在此职位呆一至两年。而他只要在这一两年里拿得出能镇住其他官员的成绩来就会有很大的机会,所以他想到了写《水经备志》。
如今皇上正逢《水经备志》发行之时提拨他可见也是想趁此机会找到一个可以制衡严世冲的人,所以在此当头他不会有半点的退缩。
但当然,此时若自己亲自出来为自己辩解就未免太沉不住气了。因此他镇定地听着严世冲的党羽们的说辞,在心里想着应对的办法。
“说燕侍郎处事不够沉稳那简直是无稽之谈。不够沉稳能每次都成功地处理水灾吗?能成功地围捕七王爷吗?况且,他举荐杜承焕为兵部尚书、著写《水经备志》等事也足见他之卓识远见和过人才能了。而严尚书,您以年纪不以能力来决定一个人的任免恐怕也有失公道吧?”出列的是工部右侍郎周君朴。
短短几句说得严同面如猪肝。
朱知听罢哈哈大笑,满脸赏识地说:“周爱卿言之有理。至于说董爱卿尚在职不能就此提拨燕爱卿的说法朕有补充——董爱卿昨日已向朕递交了请辞书。所以朕会给他几个月的时间做交接,等他将事务交接给燕爱卿后朕便批准他告老还乡。”
这下谁都不敢有异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