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大戎军没有选择四面突围,而是集中兵力,进攻白苗军的中军。大戎军作战确实勇猛,即便看到前方有无数的锋芒,士卒们仍全力冲了过去。跑在前面的大戎军还未到白苗军的阵营前,便被如林的长戟刺穿,后面的大戎军继续顶上,踩的同伴的尸体,冲撞白苗军的盾阵。
一时间,战场上的利刃刺穿身体的闷响声和盔甲撞击盾牌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在白苗阵营前倒下的大戎军一排接着一排,可在如此凶悍的进攻之下,白苗军的阵营硬是未退后一步,反而还不断向前冲锋。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只看双方的交战,大戎人群中的肖冲立刻意识到不对劲,这批白苗军和攻城的那一波白苗军完全不同,战风刚硬,又有章有法,阵法娴熟,配合也默契。肖冲细细一想,忍不住倒吸口凉气,自己该不会是中了白苗军的引蛇出洞之计吧?
现在肖冲可沉不住气了,一边指挥前方的将士向前猛攻,一边又喝令左右的偏将各率兵力,向另外三面突围,不管怎么样,先突围出去再说。
大戎军这时候再想突围,为时已晚,王城军已把铁筒阵布的严严实实,滴水不漏,即便是大戎军背生双翼也难以飞出重围。
在肖冲的调动下,大戎军的进攻不再那么沉稳,只冲击白苗军的中军,而是改成四面突围,双方的交战也随之全面展开,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
此战规模并不算宏大,但拼杀的却极为激烈,双方整整恶战了一上午。大戎军先后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全军突围,结果都被王城军挡了下来,而后,王城军发动了三次全面围攻,同样的,也被大戎军顶了回去。
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一波接着一波,渐渐的,大戎军开始呈现出疲态。
双方的单兵战力相差不多,但王城军的兵力比大戎军多出一倍还多,而且大戎军是四面受敌,长时间恶战下来,自然无法支撑。
这时候,对大戎军威胁最大的是白苗阵营中的箭手,箭矢不断的从白苗军射出,如雨点一般落进大戎的阵营里,大戎将士顶着盾牌,连头都带不起来,人群里,人们中箭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大活人,转瞬之间就可能死于飞矢之下。
大戎军屡次突围无果,这本就够让大戎军心服气躁的了,可雪上加霜的是,宁定又被白苗军所占。
本来见大戎军的大队人马杀出城来,地方军吓的纷纷撤退,不过,当地方军看到大戎的主力被王城战团包围后,人们又立刻来了精神。
三路地方军的主将趁机鼓舞各自的部下,称宁定城的敌军已倾巢而出,敌人所剩无几,己方要应趁此机会,攻下宁定,立下奇功。
在三名主将的号召之下,溃逃的地方将士纷纷掉转回头,又反杀回宁定。
现在人们可是斗志十足,你兵多将广的时候我打不过你,攻不下城池,可此时你主力都不在城内了,我岂还会怕你?
在这种心理下,地方军又再次展开强攻。
五万大戎军镇守宁定,抵御数万的地方军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但只剩下一万人,再想顶住数万的地方军,而且还是士气大幅提升的地方军,那可太困难了。一万的大戎军在城内顾东顾不了西,顾南顾不了北,东南西北四城的形势都很危急。
而就在大戎军忙的焦头烂额之时,祸不单行,宁定城内的平民又纷纷发起冲锋。
人们手持刀枪棍棒,成群结队的涌上街头,由城内对守城的大戎军发动攻击。这下大戎军彻底顶不住了,三面城门相继被地方军攻破。杀入城内,地方军的气势更盛,满城追杀大戎军。
因为有白苗族平民的配合,城内的大戎军想跑都没地方跑,一万大戎军,不是死在地方军的刀下就是亡于冲锋平民的棍棒之下。
地方军一鼓作气拿下宁定,马上拔掉竖立在城上的大戎族旗帜,重新换上白苗旗。
被困的大戎军望到宁定城的城头上都是白苗旗,知道城池已失,军心更是大乱,突围之战也渐渐失去章法。
双方的交战足足打了一整天,大戎军十数次突围都已失败告终,四万的兵力,占至黄昏时已只剩一万多人,而看白苗军,依旧人山人海,枪戟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