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前世的印花地砖,经历过30多年的坎坷,一直不温不火、无力扩大生产规模。
人生能有几个30年?
连续三、四年亏损,难怪他的伙伴要撤资。现在是1985年9月,印华地砖投产1年2个月了,正好处于巨亏损的状态。
“陈董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在令人敬佩!”杨兴国继续恭维一句,他知道阮大生安排他跟陈应登见面,肯定有所诉求,但是他不会自己去主动开口而落了下风。
“哎……”陈应登长长的感叹了一声,神色悲戚。
“哦?”杨兴国啊了一声,不再问话。
“陈董,我看您也别藏着噎着,跟杨兴国说一下嘛,咱们都是自己人!”阮大山看出杨兴国的心思,在旁边打起了圆场。
陈应登有点儿不好意思的看了阮大山一眼,心想这货怎么如此直白?
杨兴国心知肚明,微微一笑,当做视而不见。
这记作攻做得好,既然是阮大山请托过来的,那么就不好驳了面子。
既然一定得做,那讨个好价钱似乎就成了上上之选,杨兴国不是闲得无聊之人,每一次咨询都是耗费具大的人力、物力的。
之前不管是宏展、格力还是安踏,他都是凭着先知先觉进行策划咨询,说白点就是动了点小心思做了个文抄公,因此倒也没有花费多少的力气。
但是印华不一样,地砖行业杨兴国也没有经历过,他对地砖行业的认知就局限在简一瓷砖、马可波罗这些品牌的广告上。
因此,这次咨询必须得动用真章了,咨询该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说起这件事情,我也挺难开口的。”陈应登喝了一口铁观音茶,又是一声长叹道:“本来是心怀着一腔热血来厦门投资的,没想到居然遭遇了滑铁卢。”
“不知陈总如今面临着什么问题呢?”杨兴国这是明知故问了。
“印华投产一年多了,可是每个月都在亏损。其它股东朋友都开始有了异样的声音,有的甚至想要撤资了。”陈应登道出了实情,商人逐利,他也没办法。
杨兴国内心一冽,原来前世撤资的想法并不是在两年后才出现的。这个时候有些股东就有这种想法了,估计这些人被陈应登说服同意再看看,因此才会发生1987年的大面积撤资事件。
杨兴国表面不动声色,“不知道陈董打算如何应对呢?”
“叫我放弃在华的投资,那是不可能的!祖国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灾难,现在正是需要我辈之时。但是如果其它股东朋友真的要撤资,那就只能我一个人抗了。“陈应登不急不缓的说道,语气之中透出一股坚定之意。
杨兴国与阮大山心神都为之一震,为陈应登的这种情怀所打动。
正如前世每年过年,每多人民子弟兵、特殊岗位的人不能回家过年一般,这个世界之所以静好,那是因为有人在坚守!
企业家与商人其实并不能混为一谈,在杨兴国看来,唯利是图者称为商人,有情怀者方能称为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