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善战者,国之守护,民之司命。秦国自孝公以来,东出函谷,与山东战国数百战,诛除残贼,武道昌盛。何也?赖国之良将者也。”
“今考功论定,特封王翦为武成侯,封王贲为武通侯,封蒙恬为武威侯。”
“封杨端和为蒲阳侯,辛胜为离石侯,羌瘣为郁郅侯,李洵为梓潼侯。”
“封王绾为定阳侯,冯去疾为阏与侯,李斯为蔡侯。”
······
秦国的侯爵,分为两等:伦侯和彻侯。
彻侯拥有独立的封地,自置守吏,相当于独立的封国。商鞅变法后,真正封侯的人很少,即便有,封地也很小,地域不超过一个县。昭王时期,白起受封武安侯,可那时,武安还在赵国手里。
可见昭王、范雎对白起,多么不待见。
伦侯没有封地,只享有受封地的租税权,地位虽高,但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几代人过后,伦侯很可能沦为当地的富家翁,当地的郡守、县令,随时都能欺上门去。
刘邦建立汉朝,大肆封侯,给予丹书铁劵,相约为誓,世世毋绝。等收回列侯的治理权,列侯成为纸上的老虎,后来武帝即位,举起屠刀。汉代的开国列侯,几乎死绝。
最是无情帝王家。
封侯的时候,风风光光,志得意满,人生迈到巅峰。
几代过后,皇帝想要集权,彻侯就成了拦路虎。
皇帝想要收回彻侯手上的权力,势必引起彻侯的不满,两方相争,关系迟早会有些龃龉。
手捧着封侯的圣旨、铁券,蒙恬只觉得,有万斤之重的思虑,压在心头。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真正世世毋绝的家族,除了孔家,再没有其他。
蒙恬突然笑了。
想得太多,平白增加忧愁。儿孙自有儿孙福,往后的事,自有后来人去解决,还轮不到他为几代以后的人去考虑。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句话,听着不舒服,理却是那个理。
封侯定赏完成,随行的宦官,将雍城的旨意,带回咸阳。与之一同回去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
嬴政本质上不是一个喜欢呆在深宫中的人。
秦国发动灭国大战,嬴政常借着劳军的机会,到前线战场巡行。眼下,六国已灭,天下安定,嬴政的内心,躁动着一股心绪,迫切的想要走遍天下的大好河山。
离开雍城,车驾继续向西,往陇西而去。
这时的陇西,相对于秦国关中,乃是属于欠发达地区。靠近抗胡前线,时不时有胡人前来犯边。
沿着渭水溯游而上,地势渐渐起高,到了关中平原的尽头。
陇西郡与内史的交界关卡,陇西都尉李超,率领迎接的队伍,恭候的立在一旁。
李超身为李信之子,颇得嬴政喜爱。李超率军增援蒙恬,不服蒙恬将领,蒙恬调他回咸阳。
即便如此,嬴政仍然没有放弃李超,让他回到陇西,担任边郡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