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之行收获是巨大的,慧空传授的金刚禅定确实是修炼身心的不二法门。
方明打通奇经八脉后,武道修为暴涨。
回到方家,接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人事任免。
省武警总队队长欧汉升下课,一同下课的还有南都市公安局长武丰南。
欧汉升调任省委部副部长,看似平级调动,实际上是明升暗降。
官不在大,有权则灵,在省武警总队当一把手和当个有职无权的部副部长是两码事儿。
武丰南责悲惨的多,就地免职,调回原来的单位。
这个消息令南都市公安局沸腾了半天,南都市历任公安局长都是老刑侦出身,武丰南一个搞政工的小白脸混上这个位置本就难以服众。至于新任的公安局长,由副局长李延暂时代理。
代理是上级官员惯用的手段,坐在代理这个位置上,谁都想把那个“代”字给去掉,不得不小心谨慎,秉承上意行事。
这两个消息都很要紧,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无效,对付方家最有效的就是司法手段。
法制在华夏国只是一个传说,很多情况下,领导一句话大过头顶的苍天。
华夏国的企业家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很多时候官商勾结只不过是为了自保。
史文中通过公安部门正式立案,以非法传播为由准备抓捕秦文芳。
可是就在南都市公安局代局长李延签署逮捕令的第二天,香港的媒体爆出了重磅新闻。
南一飞老爷子旗下的《港报》杂志刊登了对秦文芳的逮捕令,这在香港掀起了滔天巨ng。
香港不同于内陆,和法制早就深入人心,别的不说单单廉政公署就足以令很多国家和地区学习。
在这篇题为《华夏国法治走向何方》的文章里,作者用沉重的笔法将此次事件解构为对新闻组自由和言论的压制。文章的署名是老顽石,这是华夏国社科院院长潘天涵的笔名。
一般人很难了解华夏国社科院是做什么的,这个表面上的学术机构其实是华夏国的高级智囊,许多大政方针都出自这么个机构,而社科院长潘天涵则是公认的奇才。
十四岁考入大学,二十三岁获得博士学位,三十岁升任社科院院长。
头脑聪慧,文章锦绣,更绝的是这个人还拥有着极其变态的智商。
策划了针对美国的金融战争,成功的利用经济手段制裁了南越,这些都是潘天涵的经典手笔。
“平生谁是经纶手,笑看风云潘天涵。”前任国务院总理卢一生下了这样的评语,在京城权贵圈能够进入紫光阁摆宴席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能得到潘天涵的只言片字。
这一次沉寂许久的潘天涵选择港报撰写了长达两千字的论文,这篇论文言辞犀利,风骨冷峻,最令人振聋发聩的是最后的一段话:“当今改革步履艰难,沉疴泛起,究其原因还是人治大过法治,领导意志大过法律!”
潘天涵这片文章一经刊登,立刻洛阳纸贵。
这片文章就事论事,可关键在于写文章的人不简单,写文章的时机也耐人寻味。
西海陈家陈望道放下港报,缓缓的说了句:“潘天涵的这篇文章势必会引发一轮风暴。”
燕京李家,李燕翔看完这篇报道,长叹一声道:“还真小看了方家。”
“父亲!”儿子李春云不解道:“只是一篇报道而已,史文中也是名门之后,我看未必。”
“你还是不懂政治。”李燕翔怒其不争的笑了笑,留下一句话:“有些人的文章就是匕首和投枪啊。”
南川省委南苑,史文中背负着双手站在一棵梧桐树下。
秋风吹得梧桐树飒飒作响,秋叶飘零,就连空气也带着难言的萧索。
竹躺椅前方的小桌上,摆放着一张港报,老花镜放在了一边。
天上飘着细雨,史文中浑然不觉,只是一个劲儿的围着梧桐树转圈。
秘书小李和警卫目睹了这难以思议的一幕,却没有谁出声。
终于,秘书小李忍不住了,他撑起一把伞,替史文中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