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修真武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六十一章 仅剩我一人

第五百六十一章 仅剩我一人(1 / 2)

我们讨论得出相反结果后,都意识到,讨论与真理,毫不相干。

最早在希腊文中,真理与辩论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那只是人类意识开始走过直觉阶段的初始产物,人类意识从自觉中独立出来后,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体系。这套体系支撑着人类向理性方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这个成果的副产品是:人类的异化。

人类通过思维,将自己与动物异化出来后,走得太远了,几乎不承认自己是动物,也抛弃和否定了动物性直觉的意义。但是,这种动物性直觉,在进化史上,却占据了人类发展的绝大多数时间。

而参禅,好像是一种直觉的训练,是不可以用思维及语言来进行分析与推理的。

“我也要回去了,我现在明白南怀瑾先生的忠告了,原来不服气,我想试试,结果,就成这样了。”

万师兄这话,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我知道,他肯定有离开的充分理由。

“哪句话?”

“他说过,一般人研究学问,两个东西不能碰。因为,你碰了,就跳不出来。一个是佛学,一个是易经。”

我也看过这一段话,我就是从学易经开始的,至今命运到这个地步,看样子,易经对我生活并没有大多实质性的帮助。当然,我对易经,只是学了些皮毛,跟本算不上跳进去,所以也不存在跳不跳得出来的问题。

“他说过,这两种学问太高深。只有两种人可以碰,一是绝顶聪明的、有大智慧的人。一种是完全不识字,没文化的人。我当时以为自己聪明,想试试,结果呢,一事无成。”

万师兄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他作为一个好人的基本品质。他是做学问的,但他承认了,自己不是那种最聪明的人。

我点点头,说到:“你已经够聪明了,与我相比而言,但你说你都没资格,那我岂不是更不能学佛了?”

“不,你当然没有搞佛学的学问,这是对的。但是,你可以像钱师兄那样,修行。因为,我从你身上,看到某些直觉的影子,或许这就是你修行的基础。而我,没有你这样明显。”

“是吗?我怎么没意识到?”

“你发呆的习惯,总是突然而来、戛然而止,这仿佛就是某种直觉使然。”

这提醒了我,尤其是我回忆到,自己在打七最后一天那一个多小时的经历,好像还有那么点意思。但目前的主要关注点是万师兄,他已经说过,他要离开。

“我觉得,万师兄,你是一个真诚的人,对自己诚实,所以,这样的品质是珍贵的,是我所不具备的,你这种人都说自己没资格学佛,难道我,仅仅有点发呆的习惯,就有了吗?”

“我是说研究佛学,你与我的目标不一样,你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开悟得道或者解脱生死。而我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佛学的理论。为了我哲学体系的完整性,我想用自己的哲学分析方法,来将佛学纳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之中。往大了说,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具备包容性与广博性,往小了说,是为了在学术界,树立自己的新形象:佛学中的哲学意义与比较。这就是我的目的,而如今,我的目的恐怕是无法达到了。”

“不就是学佛学知识吗?我觉得,你好像也差不多了。”

“是的,我所知道的佛学知识,比一般人多,也比现在中国的哲学研究人员多些。但这些只是知识,而通过具体的深入,我发现,佛学最重要的思维体系与框架,是我们这种西方哲学的分析办法,所无法分析的。这就是所谓的不可思议,当然也就不可容纳。”

“那你学佛这些年,就没有意义了吗?”

“有意义,至少达到了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就是试错。我以自己的实践,向所有哲学工作者证明,通过哲学及思维的方式来理解佛学,是做不到的。至少在今天,中国这些搞哲学的,有什么水平及背景,我是了解的。可笑有些比我还笨的人,还企图在这里面出成果,我以我自身的经历告诉他们:这不可能。”

原来,他是想走那种日本人走过的路,把佛学当成一种哲学思想来研究。日本人研究的成果,在西方也受到过轰动,但以我这种不太专业的人看来,那些所谓的成果,都是隔靴搔痒。

中国历史上也有些文化人,企图将佛学纳入儒家或者道家的思想体系,但都失败了。有可能是两个原因:第一,思想体系的不兼容。第二个原因可能更正确:佛学比普通的哲学思想广大得多,只有将其它思想融入佛学的可能,其它思想想融入佛学,就好比将一座山装入一个碗,是根本做不到的。况且,没经历过实践的人,根本就无法理解佛学究竟是说的什么。

“夏虫不可以语冰,我早就预感到这种结果,我只不过还想试试,所以,这种失败,我是有准备的。今天,我准备离开,也没什么遗憾,毕竟,我也得到了两个成果。”

“那你不准备干脆如钱师兄一样,修行算了?”

“暂时没那可能。第一,我没有钱师兄那种发自内心的出离心,没有生死时速的紧迫感。第二,我还舍不得世间的一切,我还不习惯孤独不习惯甚至没能力,在思想上独立存在。”

他的理由很充分:没愿望,没能力。没愿望,是他在世俗生活中,基本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困难与威胁,不像钱师兄,因为身体有病,对生死的压迫感体会得真切。没能力,是他过多的思想体系与知识,让他的思维方式无法摆脱旧有框架的束缚,不能在心地上干净纯粹地面对佛陀。

“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回到庙子里来,但不是今天。我虽然要回去了,但我今后会对重返庙子,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与信心。毕竟,钱师兄得到消息,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鼓舞。当我再回来那一天,或许,你已经可以做我的师父了。”

“不敢,万师兄。我也没你聪明,悟性上更赶不上钱师兄。况且,世俗给我的牵挂,表面上没有多少。但实际上,我对孤独,还是有心理上的害怕,对漂泊,还是有点揭旧伤疤的恐惧。”

让我独自面对自己的思想,这是很恐怖的事。毕竟,这么些年来,至少从我离开老家那一天算起,漂泊的折磨与孤独的危险,让我离不开人群。今天,我离开家人离开朋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最终更好地回去,我从感情与心理上,还没有完全出家的准备。

最好的证据是,我到目前,还没有皈依。

“我听说,最聪明的人,看起来仿佛像傻子一样。老子说过这话吧?六祖一个字不识,也出了坛经这样伟大的经典。我还听说,上辈子最有佛缘的人,这一生处处不顺心,好像是命运逼他走向佛道。大概,你就是这样的人吧?”

万师兄说这话的口气,有点飘渺,有点过来人似的高屋建瓴。在中国古代典籍上,随处可见这种说话方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这种口气,自带一种隐喻与冷静。

“不敢不敢,逻辑上也说不通。小概率事件,不可当真。”我也模仿古代人说话,谁让我们都是戏精?谁让我们都是戏言呢?

“我不开玩笑,庄师兄。你看,当你学易经时,你的命运好像还可以。但是,当你学佛时,好像命运就越来越差了,什么原因呢?是偶然还是必然?况且,你发呆的样子,就跟傻子一样,当然,平时你很聪明。这说明什么?或许你有一种智慧,自己并没有发现。只有在发呆的空隙处,它才有机会自动溢出,要不然,你能够突然说出那句话?”

我知道他所指的是,我突然说出:从佛祖成道那天起,整个世界就已经是圆满的。

他所不知道的,是我在打七会上最后发呆的情况。我不告诉它,不仅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告诉的内容,也不知道原因。更因为,这种情况,他也解释不了,他又不是过来人。

第二天早晨,万师兄在我的配合下,收拾完他的行李,背上了他的背包,装好了明成师给他转交的报告,出门了。我送他的路上,他低声给我说:“庄师兄,我们有缘,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拜你为师,希望你不要拒绝。”

我只有讪笑着应付:“你高估我了。”

他看到出租车向我们开来,突然回过头,问了我一句。“钱师兄走的时候,是让你干什么来着?”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对那出租车司机喊到:“师父,到机场!”

要不要这么急呢?上车关门的速度太快,离别招手也如同敷衍,留下我这挥起的右手,尴尬地停在空中。

走了,都走了,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当我返回庙子,回首看到那座大门,石梯子那么高,而我站立的广场,紧邻市场,车多人多,热闹非凡。我真的要告别这个热闹的世界,进入到庙里那青灯黄卷的生活吗?

最新小说: 剑出霜满城 我找到了熟练度的正确用法 多子多福,我的大帝征途 修仙:末世仙路 调教 虐菊 虐乳 挤奶 憋尿 重生,世子妃不愿洞房,休了便是 皇室弃子,开局建立无上仙朝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 笨蛋小少爷又被炒来炒去 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