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严勇昌道别之后,张子明知道,相隔这么远,再见一次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除非自己再拿着蓝宝石出来跑一趟,要不然,真没有什么交集了。
这个时候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三种:写信、电报、电话。
写信是成本最低的,也是效率最慢的一种方式了。
一张8分钱的邮票可以寄全国各地,当然,如果怕丢的话,可以再加2分钱寄挂号信。
从东鲁省到粤东省的话,估计至少得一周时间。
电报相对写信来说,就要贵一点了,这也导致了那个时候的惜字如金,能少发一个字就少发一个字,只能觉着对方能看懂就行了。
比如说:
“急事速归”,意思就是家里有急事,看到电报后第一时间返回老家来。
在70年代的时候,发电报的价格是,3分钱一个字;
可是到80年代初的时候就上涨了,要7分钱一个字;
到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一个字就涨到一毛多了。
当然,发电报,并不是你的正文内容有四个字就只是四个字的钱。
而是,包括地址、标点符号、收件人姓名等都是要收费的。
一封电报算下来,最少也要二十几个字,比写信贵多了,但是确实也快。
近一点的话可能几个小时,距离偏远一点的话也可能几天时间。
除此以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打电话了,可是要打电话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更多了。
最主要的前提就是:双方得都有电话才行。
张子明现在要是打电话给严勇昌的话。
首先,要跑到公社去打电话,因为大队里根本还没有安装电话。
就算公社里通知各大队书记、大队长到公社里开会,那也是安排人骑着自行车到各大队下发通知。
印象中,大队里的电话就是今年才安装的。
其次,张子明只能打给严勇昌的学校,因为严勇昌家里也没有电话,电话打过去,需要让对方帮忙喊人或者转达。
所以,打个电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那么贵。
这个年代的火车里面,虽然相互不熟悉,但是也都能聊上几句。
因为也没有其他的打发时间的方式。
但是张子明没有闲聊,一直在思考着回去之后的事情。
带领村里致富不能是一句空话,也不能被当前的局面给困住了。
张子明想的很清楚,回去之后得让张忠和大叔找找公社领导,首先要得到公社领导的支持才行。
钱的问题自己来解决,那其他的问题都得张忠和大叔来解决了,毕竟他是大队书记。
至于村里会不会有人反对,张子明也考虑了。
毕竟现在的政策形式并不明朗,如果有人反对也是很正常的,难免会出现一些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调。
只是自己小心一些,尽量去避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就是了。
自己生在瓶子村大队,那就要为村里、为大队里贡献一份力量。
如果只是自己有钱了又有什么用?
带领着全村人都富起来才是格局。
张子明尽量努力的回忆着前世这个时候的一些政策情况,心里想着,如果这些政策没有变化的话,那么瓶子村大队的第一桶金很快就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