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朱棣找到他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也是说朱高炽仁厚,该立他为太子(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p>
<div class="contentadv"> 朱棣面无表情。</p>
因为已经不是第一个文臣这么说了,他已经有些免疫了。</p>
现在的情况就是,勋贵基本支持朱高煦,而文臣都站在朱高炽一边。</p>
勋贵不善言辞,再加上自己本身也是倾向于朱高煦,没什么好说的。</p>
文臣们倒是一个个巧舌如簧,但是说来说去,也就是立嫡立长,世子仁厚那一套,他听得可太多了。</p>
问自己的心腹严铿,这小子平时挺活跃,和朱高煦走得也近,这次却反而一反常态,支持起朱高炽来,倒是令他大跌眼睛。但是问起理由,还是那套嫡长的说辞,没有半点新意。</p>
这还用你们说吗?我当时起兵的时候,你以为我了解的还不透彻?我要真是因为这个,我还来问你们干嘛?</p>
唉。他在内心叹了一口气。</p>
其实他也是知道,大明朝是真的经不起折腾了,朱高炽治国还是很有一套的,让他来,肯定比朱高煦强。但是他的内心,就是很偏向朱高煦,想让他来继承。尤其是看见他,好像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一样。</p>
这般问,其实也是想找一个人,能够彻底地说服自己。</p>
可惜这帮文臣实在不中用,看来解缙也不例外。</p>
朱棣默然片刻,就要挥手让他退下。</p>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解缙出乎意料地放了大招。</p>
只见他猛然从座位上起身,跪倒在地,叩头之后,紧紧盯着朱棣的眼睛,口中说道:</p>
“好圣孙!”</p>
朱棣怔了一怔。</p>
他的脑海里,回想起了那个早慧的孩子,不仅聪慧过人,还相貌可爱,深得他的心思,朱高炽不多的宠幸之中,有一大半是占了他儿子的光。</p>
想到这个孩子,朱棣的脸上,也不由地露出了笑容。</p>
他点了点头。</p>
解缙笑了,终于,一切成为了定局。</p>
永乐元年七月,朱棣正式下诏,册封皇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三子朱高燧为赵王。</p>
那一天的朝堂之上,朱高煦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虽然被册封为汉王,但是他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p>
哪怕党羽遍布朝野,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更恐怖的是,他已经被封到云南,自己的岁数早就已经到了就藩的时候,也就是说,他在南京待不了多久了。</p>
而一旦离开权力中心,那么他必然将失去最后翻盘的机会。</p>
必须得想个办法留在京师。</p>
朱高煦这般想到,他还不打算放弃。</p>
(/59327/59327874/11496861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