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学馆全体师生放假休息,原因呢,则是三年内两次的科试要开始了。
放假前,长青师兄在课堂上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整个科举考试的流程。
这科试是在各州首城的贡院内举行,由知府亲自主持,一共三日。
庆州的首城是庆州城,自然是在那里,所以这时候城内城外都戒备森严,进出城门都有限制。
以前我看到这副架势,还以为是要打仗了,心里非常害怕。
父亲告诉我只是庆州四面八方的学子进城参加考试了,而且朝廷极其重视,所以才这样子。
而参加科试的资格则是要通过官办学府举办的岁试,即秀才。
各地学政监督的岁试是在各州大城里每年的六月七日举办一次,一次两日时间,也是整个科举流程中参考人员最多的考试,因为它的要求不高。
庆云学馆里其实就有不少的秀才,他们来自不同的州府,皆是因为云先生的名望和学馆的成绩慕名而来。
不过王仑跟我们说,如今的秀才是不能像史书中那样能直接做官的,只有每月的补贴,免三次征兵。
并且秀才如无重大变故,要必须参加次年以后的每一场科试,若是有两次不合格而落榜,则立即取消秀才身份。
这是太宗改革科举时定下的,当时很多士族望门都极力反对,因为以他们的门第很好混秀才,然后就能享受到很多的俸禄和优待,导致国家财政负担繁重。
可太宗是开启了贞武盛世的伟大先皇,不仅对外强硬,不惧北方徐国,对内的地方大族也是毫不客气。
最后在关押几千名所谓望族门第后,科举改革再无阻碍。
之后一直未曾改变过,直到现在。
而科试成绩优秀划为主榜者,被称为“士人”,俸禄和福利比秀才要多,同时大幅度减免赋税,还不会被征兵。
每三年开一次的乡试又叫秋闱,定在八月初九,考五日。士人可以参加,被录取者就是举人。每个州都有按人口分配的录取人数,从数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
获得举人身份,就是有做官的资格了。所以乡试是科举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竞争也最为激烈。
一般在八月底前后就会放榜,公布录取者姓名,叫作乙科,榜首则称为解元。
举人如果选择当官,则需要到南都参加由吏部主持的详细缜密的考核,且内容和过程不允许向外透露。通过后,就可以按照吏部的委派走马上任。
不过这样的官都不大,一般都是县令及以下的官职,大多都是前路无望的士人才会考虑的一个选择。
但无论是选择当官还是继续考试,都会由朝廷派人在次年的一月中旬开始陆续护送到都城,还能得到一笔盘缠作为路费。
乡试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各地举人就要在南都的礼部贡院中进行会试,由礼部和国子监共同督办监察。
会试只录取二百人,二月底放榜,叫甲科。上榜者赐予贡士身份,榜首称作会元。
贡士可以称得上是全国非常有智慧才干的一批人了,所以朝廷会任命他们不错的职位,或留任南都,或赴任地方机要。
甲科上榜者在一个月后,即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场所设在皇宫内的人武殿,限时六个时辰。
所考内容仅有一道策问,要求考生根据问题,结合经典注解,自身理解以及国家的实际情况三方面答题。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形式结构要求,重要的是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意思。
策问的题目是由国子监祭酒、翰林院院长、丞相以及大将军各预拟一道题目,然后由太后临时选定。
同时殿试也不同以前的朝代,并不是都会录取,排定名次。而是会真的淘汰一部分人,不予取用。
讲究宁缺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