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禹赶紧解释道:“当然要去,而且这回咱们换别的方式去。”
宁寿之一看杨禹又是一副要搞事的样子,有些担心地问道:“别的方式杨使君欲待如何这事我也想过,咱们现在去拜访崔浩,恐怕也没什么效果。”
“有没有效果总得试过才知道啊,宁参军,咱们出使鲜卑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不就是争取一个对我晋国有利的结果吗崔浩学识过人,是北魏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要是能坑他一把,甚至把他爹崔宏也牵连进来,进而让汉人在北魏朝堂难以立足,那对咱们晋国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利好啊。”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杨使君说说你的详细计划吧。”
一说到国家,宁寿之毅然决然,杨禹却是本着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至于能不能坑到崔浩,嘿,管他呢,先把坑挖了再说,坑不到就当给花花草草松松土呗。
和宁寿之商议一番之后,由宁寿之去拖住驿馆官吏,杨禹带着张勃几个人,抬着两个箱子“悄悄”的出门。
一路上,杨禹他们小心张望,鬼鬼祟祟,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行踪似的。
可你一个晋使,带着这么多人,还抬着两个大箱子,又不会隐身术,别人会看不见
嘿嘿,杨禹要的就是这种做贼心虚的效果。
北魏平城自天赐三年始建,方圆二十里,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榭,月殿云堂,自有一番气象。另外还从城北引入浑水,从城西引入武州川,使城中流水潺潺,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
天部大人府坐落于天街西侧,府傍大池,虽不是壮丽恢弘,显得有些低调,但占地不小,府中亭台回廊,风帘翠屏,自有一番书香门第的味道。
这天崔浩刚刚散朝回府,其妻郭氏带着两个侍女迎上来,为崔浩解下梁冠,换上常服。
崔浩的正妻出身太原高门郭氏,温良淑蕙,知书达礼,崔浩刚一坐下,郭氏便忍不住拿出几本线装书对崔浩说道:“夫君,翰林书苑来了新书,多为河西大儒所注,品类齐全,妾身今日共买三十多本呢,夫君请看,这是郭瑀所注的《春秋墨说》和《孝经综纬》。”
对于线装书,崔浩已不是第一次接触了,这些书据说是印刷出来的,几年前突然从关中传过来,风靡一时。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虽使纸张得到大量普及,但一直并没有书本一说,大家写文章时,还是习惯像竹简那样,以轴卷的形式书写保存。
印刷一说更是无从谈起,所有的书都是手抄,因此市面上从来没有专门出售书本的店铺,因为手抄费时费力,想抄一本书太难了。
崔浩接过妻子递上来的线装书,并没有立即翻开来看,反而是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以前没有印刷术和线装书,高门世族很容易垄断知识,像他们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之所以能累世不坠,人才辈出,原因之一便是家中有大量藏书。
而普通百姓想读书就没那么容易了,你想买书,没地方买,想抄一本,谁借给你抄
现在突然冒出这么多线装书,据说还是印刷而成的,而且书中还加了一些所谓的标点符号,以方便断字。
以前一个人要读书,识字难,断字更难。如今这线装书一出,必将极大的促进知识的普及,目前虽然对他们这些掌握着方方面面资源的世家大族还构不成威胁,但长此以往就不好说了。
人脉也罢,财富也罢,官位也罢,说到底都是要以知识为基础,只有垄断了知识,其他的才能长久保持优势。
一旦知识被世家大族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大量的寒门子弟得以读书,以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其中将会有多少英才涌现呢到时他们这些名门望族还能累世把持优势吗
想到这些,崔浩眉头皱得更深,郭氏奇怪地问道:“夫君,你不是时常感叹,河西以边陲之地,在永嘉之乱后保存了儒家根脉吗为何今日似有不喜”
郭氏所言确为属实,永嘉之乱后,异族纷纷杀入中原,整个中原都成了修罗场,尸山血海,腥膻遍地。
其时中原世族纷纷逃命,一部分逃往江南;一部分逃往了河西走廊,因为当时控制河西走廊的是汉人张轨,局面比较安定,当时在长安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秦中川,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逃往江南的士族后来颇有去儒家化的倾向,更崇尚老庄,喜欢谈玄,有些人连礼仪廉耻都不要了,赤体为乐。
倒是逃往河西的这一支,在郭荷、宋纤、郭瑀等一个个大儒的推动下,儒风盛极一时,像郭瑀等人,在山中收徒讲学,有弟子上千人。
正因为有河西走廊的护佑,儒家根脉得以保存下来,汉武帝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所开拓的河西走廊,竟成了他所独尊的儒术的最后庇护所。
现在很显然,有人看上了河西这片儒家沃土,正在大量印刷河西大儒的典藏著作,倾售于天下。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自然是好事,但对于世家大族来说,这未必是好事。
崔浩敏锐地觉察了这一点,但却不愿对妻子郭氏说这些,他十分好奇,是谁发明了这印刷术又是谁在背后推动着儒家经典的印售此事对整个天下将会形成何样的影响
崔浩正闭目思索着此事,门外忽有管家来报:“大郎,晋使杨禹在门外求见。”
ps:十天更新了近八万字,这更新速度还是很给力的,亲们,支持也给力点吧,追读打赏,向历史新书榜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