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已经选定,春节的正月初四,二月一号。
定下了这个日子,两家人就得早早的筹备婚礼。
婆家这边就得把家电这些准备好,婚房具体选哪间也得确定。
当然这是得潘春梅来定,她喜欢了才行。
婚礼的举办地点,娘家人的交通等等,都得考虑。
新郎新娘的礼服或者叫吉服,选择什么样的。
婚纱照在哪里拍,等等。
娘家这边也有事。
要请谁,谁送亲,这就是娘家这边考虑的了。
重要的是,双方要确定有哪些流程,男方女方需要准备哪些礼金,都是多少。
比如,上车费,下车费,改口费,上灯费等等。
进门红包要多大,大概需要几个。
要不要准备婚车,是租还是借,红包准备多少。
婚宴需要什么档次,几個菜?酒要什么酒,烟是什么烟?
准备几桌?
谁坐主桌?
等等,这些事既多又杂。
以前媒人在,可以在中间传话协调。
现在王福林走了,只得让史老二在中间出主意。
于是,史老二一跃成为了熊贵清潘春梅婚礼的操办人。
史老二也确实有些能力,很快就列出了一张单子。
各个环节,需要多少钱,一一列出。
熊家潘家协商后也就认可了。
史老二对彩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彩礼因人而异。如果是普通家庭,咱们几百块意思一下就得了。可熊家是咱们农场的万元户,也是致富榜样,咱们熊家娶媳妇不能太寒酸。”
几句话把熊家推到了高位,还下不来了。
老潘和倪桂花一个劲儿点头。
彩礼的说法,在农场也有。
以前就是意思一下。
在六十年代十块二十块的,就不少了。
七十年代就到了一百到两百。
进入八十年代,彩礼在三百至五百左右。
一般也不会超过这个数。
这个钱还是要看婆家的经济实力。
有实力的多给点,实力差的,就少给。
给一百二百意思一下的也有。
这个一般不会强求。
大多是娘家有兄弟或者父母没啥能力的,闺女朝姑爷家要点钱,贴补一下娘家人。
如果姑爷是独子,这彩礼一般可要可不要。
因为以后婆家的东西都是他们的。
如果婆家有兄弟的,一般多少都会要点。
这有点分家的意思。
姑爷兄弟好几个,娘家就有不要白不要的心理了。
也有不要这个钱的。
像老潘就不要。
他认为要彩礼跟卖姑娘没两样。
可倪桂花想的多。
先不说熊贵清还有个弟弟,这家产也得有老弟的份。
就说熊家这财力,要点彩礼也不过分,熊家也不是给不起。
再说,她也没想多要。
两家一商量,倪桂花直接拍板了。
既然要彩礼,那就要个吉利,188888元,这个够吉利吧!
要发发嘛!
熊家一口答应。
搁在别人家,这彩礼就是大数,在熊家这就是小钱。
接下来的几天里,就是商量各种细节。
这些事,熊贵清不参与。
事涉自己的婚礼,说多了说少了都不好,干脆你们商量吧。
熊贵清直接去了北安,把婚期告诉了潘春梅。
潘春梅知道婚期已定,心里既兴奋又有些害怕。
她兴奋的是,终于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以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呢?!这种憧憬让她兴奋。
害怕的是,跟公婆住在一起,会是什么结局,会不会闹矛盾,要是公婆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熊贵清见潘春梅有些紧张。
问道:“怎么?紧张了?”
“有点。”
“紧张啥?想回家随时都能回去,也不远。”
“是哈!”
潘春梅一想,确实。
娘家离得近,也不怕熊贵清欺负自己。
再说了,他能欺负自己吗?
潘春梅拿眼偷偷一瞟,见熊贵清正看着她偷笑。
潘春梅的小脸一红,娇嗔了一声“讨厌”。
熊贵清从服装店把潘春梅拉回宿舍的。
两人一边说着结婚的事,一边烧着水,准备下面条吃。
“现在重要的是买家电,这些东西不好买。”
熊贵清说道。
“这事我觉得让师傅帮忙就行了。”
“哦,对啊,我咋忘了,你师傅是第一百货的!”
“嘻嘻,就知道瞎整,我师傅可说了,结婚要买东西找她就行。”
“那行,跟你师傅说,让她帮忙,我们要买全套的家电。”
“最好写个清单,不然我可说不明白。”
有好些家电潘春梅也没见过,她哪里知道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