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李献进宫时碰到了赵元俨。
“大王看着颇为精神。”李献赞道。
错身而过后,赵元俨低声道:“本王怎地想到了他昨日说的那话,什么……神经病”
随从说道:“大王,他说您精神,不是神经。”
李献去赵祯那里是拿药。
“那药我吃着胃口特别好,再弄些来。”
赵祯令人去寻医官配药,自己郑重行礼。
“你这是何故”李献避开。
“定王发疯,我知晓是装的。他这是担心被猜忌。亲亲的叔父如此,令我难过。若非国安兄,我叔侄也难以和好。”
这厮太善良了啊!
历史上赵祯亲政后对赵元俨这位叔父很是宽厚,后来有传言说赵元俨要谋反,赵祯也只是令人加速追查谣言。到了后来,干脆谣言也不查了,对赵元俨越发宽厚。
“对了,今日孙先生教了内政,说大宋以仁治国,前次鲁宗道请缨行新政太急切了。且若是行新政,必然会激化矛盾,得不偿失。”
“这番话没说错,可若是不革新,你以为大宋国祚能延续几何”李献问道。
“自然是许久。”赵祯想了想,“三百年”
还算是清醒,没说什么千秋万代……李献摇头。
“两百年”
李献摇头。
“不能是一百年吧”赵祯有些不满。
“前汉亡于内乱,对吧!”李献问道。
“嗯!”
“前唐也是如此,可对”
“安禄山之后,前唐便衰弱了,再无生机。”赵祯点头。
“大宋呢”李献问道。
“前汉亡于军阀,前唐也是如此,国安兄以为然否”
李献点头,赵祯得意的道:“祖宗知晓这些弊端,故而定下了规矩,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士大夫压制,武人再无法横行。如此,大宋自然能避开前朝的亡国之路。”
这番话不错。
李献坐下,却不知外面来了准备请见官家的王曾和吕夷简。
吕夷简指指里面,王曾摇头,示意不必通禀。他想听听里面这番辩驳。
吕夷简莞尔,也有心听听那位定远侯的高见。
好判断此人的深浅和政治志向。
“武人确实是被压制住了,大宋再想出藩镇难之又难。可我有两个疑问,其一,国中的弊端怎么办三冗之下,百姓的日子越发艰难。当百姓食不果腹时,你觉着该如何应对民乱与军阀,你认为谁的危害更大”
吕夷简轻咦一声,王曾摇头,示意他不要出声,自己却抚须仔细听着,眼中有凝重之色。
“我觉着……民乱令我心疼百姓,军阀会让天下动荡,百姓也会遭殃。故而我以为,军阀为害更大。”
吕夷简点头,觉得官家这番话真是不错。
里面,李献再度说道:“另外,你忘记了什么”
“什么”赵祯想了许久,没有头绪。
“外敌!”李献的声音中带着怒气,“北辽、党项,乃至于交趾都可欺凌大宋一番。当内部民不聊生时,你可想变革”
“自然是想的。”
“可外敌侵袭之下,你可有心思变革”
官家默然。
“内部民不聊生,民乱频繁,令地方守军疲于奔命。外敌见大宋衰弱,自然会大举入侵。到了那时,你觉得,大宋的国祚,还有几何”
赵祯不自在的道:“不至于吧!”
吕夷简微微点头,觉得这话说的好。他看了王曾一眼,王曾却依旧面色凝重。
他有预感,那个小子会说出一番惊天动地的话来。
室内传来叩击案几的声音,李献的声音平静传来。
“三司叫苦一年比一年为甚,十年后,五十年后,可以预见百姓的日子会越发艰难。这是最好的百姓,但凡饿不死,他们便会老老实实地听从官府的安排。五十年后,当那些快饿死的百姓揭竿而起时,朝中能做什么镇压。”
这是惯例。
“北辽不也如此吗”赵祯反击。
“前汉时,草原上是什么为祸中原”
“匈奴!”赵祯说道。
“前唐时。”
“是突厥人。”
“草原霸主更替之速,令人目不暇接。那么,你觉着北辽人还能统御草原多少年”
赵祯悚然而惊,“你是说,会有更为凶悍的部族取代北辽,并对大宋虎视眈眈”
“一个内部混乱的大宋,对于草原异族而言就是一头肥羊。他们会厉兵秣马,毫不犹豫的起兵南下。”
“一百年后,被士大夫们压制成了废物的大宋军队,可能抵御那些如狼似虎的异族铁骑一百年后,当异族的马蹄声在汴京城外响起时,士大夫们会如何做”
“他们会把帝王献出去!”
“不可能!”
赵祯霍然起身,“我家对士大夫如此宽厚……”
“可他们觉着,这个天下是自己的。为了自己的天下,帝王,便是个筹码!他们会用帝王交换异族退军,会用贵女,会用汴京财富,会用汴京百姓作为筹码,换取异族退军……”
百年后,金兵抵达汴京城下,那些士大夫们可不正是如此做的吗
“不可能!”
赵祯面色涨红。
外面吕夷简忍不住一声厉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