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600.退稿事件</p>
“哥,不是说他们一动手你就带人冲进来制止吗?”助手委屈的说道,他鼻子都被打出血了。</p>
“这不忙着录视频呢,动作上略微慢了一点。”赵律师笑着说道,“你放心,这是工伤,律所不会亏待你。”</p>
助手撇了撇嘴,他怀疑自己被坑了。</p>
“别拉着个脸了,你师傅我什么时候让你吃过亏。”赵律师说道,“提前一年转正。”</p>
“视频录的清晰吗?不行的话我可以再让他们打一顿。”助手道。</p>
证据链齐全后,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办了,毕竟律所也不是吃干饭的。老太太几个动手的家属全被逮了起来。</p>
“你这是伪造的!”她儿子面对证据嘴还是很硬,主打一个死不认账。</p>
但很快几人就意识到了不对劲,他们找了个律师,人家说大概率要坐牢。</p>
“不是吧!我们又没讹到多少钱!”一個家属慌了,不是说即便是对方有证据,也能拍拍屁股说句我们搞错了就行的嘛。</p>
这怎么还扯到坐牢上了?</p>
“有这么严重吗?”</p>
“极有可能会被判定为敲诈勒索。”律师解释道,“你们不该动手的。”</p>
先是言语威胁,后是暴力殴打,再加上故意讹诈,情节还是比较恶劣的。</p>
“我建议主动认错,积极赔偿对方损失,这样的话,除了主犯,其他人被判缓刑的概率很大。”律师道。</p>
几个家属一听这话就炸了,他们很快起了内讧。</p>
“阿华,你得把责任担起来啊!”</p>
老太太儿子阿华愣了一下,“不是,凭啥啊!”</p>
“凭伱是老太太儿子,你肯定是主犯。”</p>
“又不是我先动手打的人。”</p>
“你特么还是人吗?我们可是无偿来帮你的。”</p>
“要不是你们瞎出注意,我本来不想这么搞的。”阿华说道,“现在全推到我一人头上了!”</p>
不过他再反抗也是没有用的,几人商量了一会儿,强行替他做了决定。</p>
“进去了?”高风手中的移液枪停顿了一下。</p>
“是的,那个老太太儿子被判了一年,其他人都是缓刑。”李友良汇报完顿感心情舒畅。</p>
“老太太呢?”高风问道。</p>
“在床上躺着呢,估计不会追究她什么责任。”</p>
罪魁祸首老太太由于骨折反倒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这未免令人有点不爽。</p>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印度这些国家,大案子,要讲大局稳定;中案子,要讲舆论影响;小案子,要讲关系人情。</p>
有人要问了,那什么时候才讲法律?</p>
法学生考试的时候要讲法律。</p>
“亲爱的高风教授,您最近忙不忙?”自然医学杂志的亚当.戴维斯已经学会了华国人典型的打招呼方式。</p>
“还好。”</p>
亚当.戴维斯提出了一个请求,请高风担当自然医学杂志的独立审稿人。</p>
高风有点意动,但也表示了顾虑,“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p>
“工作经验都是靠积累才能获得。”亚当.戴维斯笑着说道,“以您的能力,我想肯定是手到擒来。”</p>
人家洋鬼子连成语都用上了,这再拒绝就不合适了,高风顺势答应了下来。</p>
5天后</p>
高风打开了审稿系统,邮箱中提醒有一篇文章需要他的审核。</p>
这篇文章的题目为Aerosols transmit prions to immunocompetent and immunodeficient mice,翻译成中文大意就是:气溶胶可以传播朊病毒给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p>
一般来讲,为了公平公正及其他方面的考虑,绝大部分期刊作者和审稿人是相互保密的,高风并不能看到作者的信息。</p>
但前面也说了,是一般来讲。对于顶刊来说,他们接收文章的作者绝大多数都不是无名小卒,很多人还跟编辑有着不错的私人情谊,文章的作者是谁很容易被猜出来。</p>
还有一个就是,有些研究也就那么几个人在做。</p>
自然医学上面的每篇文章都要经过至少三位独立审稿人的审核,高风正是这篇文章的第三位审稿人,前两位审稿人均给出了通过的意见。</p>
第一次总是新奇的,他仔细通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写的很是不错,作者用详尽的数据论证了自己的意见,最关键是的其中的实验设计很是别出心裁,高风觉得自己以后可以借鉴一下。</p>
人们对朊病毒的研究由来已久,他之前也曾经对其产生过兴趣,。</p>
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质病毒,朊病毒严格来说不是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具感染性的因子。</p>
其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p>
朊病毒是动物和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早在15世纪发现的绵羊的痒病就是由朊病毒所致,1986年在英国发生的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其病原也是朊病毒。</p>
美国学者布鲁辛纳(S.B. Prusiner)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就是为了表彰其在研究朊病毒的性质及其致病机理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p>
读完这篇文章,高风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他索性跑到了系统空间,又搜索了几篇相关的文章。</p>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来竟然发现了一些问题。</p>
前面也说了,文章写的很好,实验设计的也很精巧,出现问题的是我三副插图。</p>
高风发现这跟他检索到一篇8年前发表的文章里面的配图存在高度的相似。</p>
他仔细审视了一下,确定是同一张图片,作者显然是用了心的,他没有完全的复制粘贴,而是进行了精心的拼接。</p>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理论上染色的切片也不应该完全一样,而且这几张图片上有不明显的断层,这是拼接后遗留下来的瑕疵。</p>
为了保险起见,高风在电脑进行了图像的处理和放大,最终印证了自己的判断。</p>
“染色HE, SAF54, Iba-1和GFAP的切片生成的图像错误。”他写下了最终的审稿意见:“不通过。”</p>
高风还不知道,因为这个行为,他即将为自己惹来麻烦。</p>
阿利乌·本特利是一名朊病毒研究人员,也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并自称是出版伦理的拥护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