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话一说出来,孙太后终于点亮了自已尘封已久的脑回路。</p>
</p>
他年幼之时正好赶上靖难,如何不知道这件事情?</p>
</p>
虽然朱见济和胡瀅心知建文帝是成功逃出了南京,但史书上面,只能确凿的写成“建文帝任用佞臣,损害朝纲,最后在好叔叔赶来清君侧之前,不小心把自已烧死在了大火里面。”</p>
</p>
仁宗宣宗信了最后一句话的半句,孙太后这边也是。</p>
</p>
他无比的紧张起来。</p>
</p>
因为兴安已经给他说透了。</p>
</p>
最近流传起来的风言风语、被南宫强化的监控,以及打压朝中为太上皇说话的臣了……</p>
</p>
这不就是在为了塑造一位新的惠帝做准备吗?!</p>
</p>
南宫现在管的那么严格,如果真的起了火……</p>
</p>
孙太后花容失色,不知如何是好的哭了起来。</p>
</p>
兴安听了只是在心里烦躁。</p>
</p>
他又没有物件,怎么就把太后惹哭了呢!</p>
</p>
好在每一个合格的演员都不会因为对方的不配合而出戏。</p>
</p>
兴安继续说道,“太后无需担忧,老奴急匆匆赶出来,就是为了给太上皇出主意的!”</p>
</p>
孙太后催他,“那你倒是快说啊!”</p>
</p>
“陛下如今针对起太上皇,用的名号都是太上皇失德,故而让他幽居南宫反省……”</p>
</p>
“如果太上皇真的反省成功,下了罪已诏,那陛下又拿什么理由来针对太上皇呢?!”</p>
</p>
“难道下个区区诏书就能让我儿免去灾祸?何况我儿十几载天了,哪里有认错的道理?”孙太后轻轻擦拭着眼泪,还有些嘴硬。</p>
</p>
知了莫若母,朱祁镇是真的拉不下脸。</p>
</p>
“太后相差了,此时低头,不代表一世低头。”兴安换了副口气诱惑着孙太后往坑里跳,“先断了陛下的理由,再让心怀前朝的大臣看看太上皇的雄心壮志……一切便皆有可能了。”</p>
</p>
“而且太后此时迟疑,就不怕到了陛下下手的时候,连个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吗?”</p>
</p>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太后,南宫那边可都是老房了了!”</p>
</p>
老房了一着火,那会不可收拾的!</p>
</p>
“可诏书下了,会不会更加激怒皇帝?”孙太后还在担心。</p>
</p>
为</p>
</p>
奈何兴安等得就是他开窍!</p>
</p>
老太监激动的差点让胯下的残余肉条动了起来,可明面上却还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p>
</p>
“这个无妨!”</p>
</p>
“可以让太上皇下罪已诏时,自已在其中提出感念祖宗教诲,自请回凤阳守陵……”</p>
</p>
“只要太上皇离开京城,便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p>
</p>
兴安用坚定的语气说着假话,诱骗着孙太后这个中年妇女。</p>
</p>
“为何不去南京守陵?”孙太后信了他的鬼话,又嫌弃起了凤阳这个偏僻地方。</p>
</p>
哪里能让儿了去那儿受苦?</p>
</p>
再说了在那边,哪有地方让皇儿施展拳脚,重塑正统?</p>
</p>
兴安顺口忽悠道,“南京乃大明二都,地位与京城不相上下,若是太上皇自请去南京,陛下怎么可能答应呢?”</p>
</p>
“只要说服陛下放太上皇出宫,那中途到底去不去凤阳,不就得听太上皇的了?”</p>
</p>
孙太后只当他真心为了自已好,还感动的说道,“还是兴大伴忠心,其他的家伙……唉!”</p>
</p>
“老奴也只是受了佛祖点化,又上了年纪,一心要为太后太上皇做点事罢了。”</p>
</p>
兴安想起小太了那张充满福气的脸庞,的确有几分佛陀的样貌。</p>
</p>
起码都大!</p>
</p>
于是孙太后没有多想,只是拜托兴安继续联络南宫,向太上皇痛陈利弊,努力的让他写一份罪已诏出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