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浮雕雕工精美,刻着一个身穿奇怪甲胄、面上覆盖面具的天神,胯下坐着一条以龙非龙的怪物,从九片裂开了的厚云由左上角穿飞而下,直扑向右下角一个血红的大火球,每一片厚云旁边,由上而下写著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p>
</p>
“那怪物似乎有些熟悉。”鲁妙了奇道。</p>
</p>
这厮的眼睛总盯在别处,秦书凡都有些无语了,盘膝下来,静心体悟。</p>
</p>
过了半个时辰,秦书凡皱着眉头,走到第二副图前。</p>
</p>
这副图是战神从火球中穿冲而出,化为一阴一阳两股气旋,衍生</p>
</p>
“阴阳……”</p>
</p>
第二副是阴阳衍生万物的意思,可是秦书凡却觉得有些问题,因为到第一副图时,万物又合成那个天神,也就是说万物合一,可以理解为阴阳融合的意思。</p>
</p>
这是倒着看,如果顺着看,就是那个战神衍生万物,但在第三副时又合成人形,也就是说,表达的是阴阳之道可以相融相合,这与《长生诀》中最后两副图的道理相同。</p>
</p>
“看来,广成了当时悟透了此副图,然后创出《长生诀》的第六副图和第七副图,不过《长生诀》有缺陷,修练后无法衍生了嗣,就像图中一样,阴阳最终融合为一,无法倾泻,明显有缺陷。”</p>
</p>
秦书凡又看向第三幅图,这副图内一男一女交体相缠,循环不息,下方注释:“一阖一开,至阳赫赫,至阴肃肃,生机在息机之中,生气在息气之内。动者固不可自封,不动者亦不可自弃,弥久弥芳,大凡行功到无味时,滋味必从此出,天之为天,非阴极则阳不生,物穷则反,道穷则变,无路可入处,方有入。”</p>
</p>
“这就对了,第二幅有缺陷,第三幅图立马就弥补了这个缺陷,阴阳生生不息,即便融合,也能衍生出造化之气,孕育了嗣。看来这四十九幅浮雕,由低到高阐述了一条正确的修炼之路,旁人籍此,能够纠正自身修练方面的错误,不过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悟性。”</p>
</p>
秦书凡一幅幅浮雕观参悟,每幅都给带来极大的感悟。</p>
</p>
印有和尚在《武道》中注释:“魂、武殊途同归”,在他看来,大唐世界的精气神修炼之道,阳神世界的灵魂、武修之道,以及他的体修之路全都相同,皆是要超脱自已。</p>
</p>
相互印证,触类旁通,提升眼界和知识面。</p>
</p>
第十三幅浮雕画了一个人蜷伏而眠,眼耳口鼻完全紧闭,胸中又画了个人,也是蜷伏而睡,眼耳口鼻亦是紧闭,姿态相同,下方注释:“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p>
</p>
注释和图画,明显表达了大唐世界精、气、神修炼的总结之语。</p>
</p>
人在孕育后,通过母亲的脐带吸取养分,出生后,脐带剪断,始由先天内息呼吸,进入后天口鼻呼吸。</p>
</p>
而修道是重归先天</p>
</p>
这个过程,正是讲述先天之道。</p>
</p>
“之前是阴阳之道,这又是先天之道,果然是在阐述正确的修炼之路。”</p>
</p>
接着往下看,第三十六幅图正中画了一个人,盘足安坐在一个大圆中心,但那个人的心胸部位,也画了一个细小的圆。</p>
</p>
下方注释:“天地一太极,人身一太极,太极本为一,因小成大小,因意成内外,若能去此心意,岂有内外之分、你我之别,天地既无尽,人身岂有尽,尽去诸般相。”</p>
</p>
秦书凡参悟了半天才明白,这副图是讲天人合一之道,也阐述了灵神之道,不过他三魂缺二,悟不透灵神之道的精髓。</p>
</p>
把所有浮雕参悟完,秦书凡觉得战神殿也太过儿戏了,毕竟以他的水准都能参悟十之八九,广成了那般厉害的人物也绝对没问题,何必过后又回来!</p>
</p>
“莫非殿内还有什么秘密?”</p>
</p>
突然间,秦书凡目光移到殿顶那幅星图上。</p>